培育公民意识的当代价值

二、培育公民意识的当代价值

培育公民意识具有如下两方面价值。

第一,培育公民意识有利于促进城镇化的进程。城镇化的概念可以理解为: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当今中国已经进入了城镇化迅速发展的时期。2014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依托。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遵循发展规律,积极稳妥推进,着力提升质量。今后一个时期,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 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 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 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但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广大农民深受封建专制思想的影响,民主意识差,基本上不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法律意识差,不能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责任意识差,不能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这些都阻碍了我国城镇化的进程。因此,只有大力培育公民的民主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才有利于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第二,培育公民意识有利于促进现代化的进程。广义的现代化包括了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社会生活上的城市化,思想领域的自由化和民主化,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文化上的人性化等。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逐渐加快,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经济实力增强、人民物质生活富足,“中国模式”也为世界各国所研究。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却举步艰难,虽然2014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政府一再提到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但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虽然人民开始了解并渴望民主、自由、平等、法制,但腐败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道德责任感的滑坡问题等都是实现国家现代化必须解决的问题。处在转型期的中国正面临着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转型的历史考验。如果社群成员缺乏公民意识,社会就没有建立公民道德与伦理的价值体系,也不能自我约制以维持社会秩序,甚至个人的私欲和贪婪可能会危害到整体社群的共同利益。因此,培育中国公民的法制意识、民主意识、责任意识,对我国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