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国家·西北乡土·民主社会——读《中国西北农牧民政治行为研究》的思考

现代国家·西北乡土·民主社会——读《中国西北农牧民政治行为研究》的思考

韩世强[1]

内容摘要:王宗礼等所著《中国西北农牧民政治行为研究》对中国西北农牧民政治行为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熟练地运用政治行为理论对研究对象进行多方位的剖析,而且还对中国西北的自然、文化、民族、人文、社会、政治和经济等状况进行了大量的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描述与分析。这种对乡土文化的挖掘也是人类学和社会学的传统,作为区域性的研究对学术的贡献也是显然的。作者既是政治学“本土化”的早期实践者之一,又是中国“三农问题”的较早提出者之一。书中的多学科的方法交叉运用熟稔,规范研究和经验研究巧妙结合,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互补充。

关键词:现代国家 西北乡土 民主社会

中国学者在20 世纪初就认识到对国外的政治理论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这样,既无法解释中国特色的政治现实,又不能推动中国政治学的进步与发展。所以在译介西方政治学的同时,也开始了政治学“本土化”的探索。学术界在20 世纪90 年代开始提出“中国政治学本土化”的诉求,到了21 世纪初,“本土化”便成为中国政治学界最强有力的声音之一。中国西北学者在20世纪90 年代初就参与了这一“本土化”进程,开始探索“政治学本土化”的实践,“以中国为方法”[2],《中国西北农牧民政治行为研究》[3]、《中国西北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研究》[4]、《中国西北民族地区乡镇政权建设研究》[5]、《中国西北地区社会现代化的困惑与出路》[6]共同构成了“中国西北地区政治社会问题研究丛书”,在国内产生了不小的学术影响。至今,该丛书还是研究西北民族地区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领域很有学术分量的参考文献。[7]尤其是曾获教育部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政治学类二等奖(1998)的《中国西北农牧民政治行为研究》(以下简称《西北农牧》)一书,令笔者这个西北晚辈感到非常震撼!就其内容和方法而言,本书对中国西北农牧民政治行为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熟练地运用政治行为理论对研究对象进行多方位的剖析,而且还对中国西北的自然、文化、民族、人文、社会、政治和经济等状况都有大量的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描述与分析。《西北农牧》一书的作者既是政治学“本土化”的早期实践者之一,又是中国“三农问题”的较早提出者之一。在“改革开放之前的很长时期内,由于只有政治意识形态而无经验性社会科学研究”[8],面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化转型,“中国的政治学不能仅仅停留在由概念到概念的抽象推演,而应当去关注丰富多彩的政治现实”[9]。西北学人的这种探索精神难能可贵。书中多学科的方法交叉运用熟稔,规范研究和经验研究巧妙结合[10],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互补充。马克思·韦伯理想类型法的多次精准运用,对现象的分析入木三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还有进入现场、获取实地经验、个案调查、用事实说话、用第一手资料来表述农牧民的政治行为,令人折服。其学术价值受到了王惠岩先生的肯定。“据我所知,就我国目前的政治学研究而言,专门以农牧民的政治行为为研究对象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研究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见,而专门深入研究西北农牧民的政治行为并形成比较系统的研究成果的,这是仅见的一份。无疑,作者的这一工作是具有独创性的。”“作为一个老政治学工作者,我还是为有志于政治学理论研究的年轻一代所取得的任何成果和进步感到欣慰。”[11]作为后辈,再次拜读《西北农牧》,深受“现实政治关怀的使命”[12]和“服务现实政治”推动政治学发展的精神所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