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法律文化资源》(第四辑)稿约
西北地区是中国一体多元法律文化历史传统及其活化资源分布和积淀的富矿区。《西北法律文化资源》集刊便是依托于甘肃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法律文化资源整理与应用研究中心”,由西北师范大学法学院主办的一份综合性、跨学科的法律学术刊物和公共研究平台。本刊将致力于全面系统地发掘、整理、保护和研究西北法律文化资源,并创造性地对其加以传承和应用;回应“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时代命题,以期为西北边疆治理乃至法治中国的建构提供更为坚实的本土资源和智力支持。
立足西北、锚定长城、面向中亚、国际视野,是本刊的目标愿景;探索西北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互动契合的历史经验和制度成就,是本刊的理论追求。因此,本刊将本着学术独立和学术自由的精神,期望不同观点、材料和研究能在这里交汇、展现和争鸣。来稿不拘形式、举凡学术论文、拓片整理、图像解读、学术随笔、翻译稿件、评论文字、调研报告等,只要与西北法律文化资源整理、应用和研究相关联的稿件都在欢迎之列,尤其欢迎运用跨学科和实证研究方法的文章。稿件采纳后,本刊将酌情支付稿酬,并赠送两本样刊。
岩画中隐含着丰富的游牧法律文化因素
《西北法律文化资源》集刊由西北师范大学法学院杜睿哲教授担任主编,王勇教授(2016 年)和田庆锋副教授(2018 年)担任执行主编。本刊实行执行主编轮流担任制度,将逐渐实施专题集结方式,集中深入探讨某一方面的问题。本刊采用“随到随审”制度,随时接受来稿。具体审稿程序是,先由初审编辑形式审查,初审周期为4 周。如通过初审,实行双向匿名评审制,由专家提出修改意见或倾向性用稿意见,编辑部综合考量决定用稿与否。《西北法律文化资源》编辑部保留对稿件必要的修改权。目前只接受电子版来稿,请将文章寄至:lcrinwc@163.com。文章体例及注释规范请参见《中国社会科学》(月刊)。
第四辑(2020 年)的截稿时间是:2020 年10 月30 日。
《西北法律文化资源》编辑部
2020 年3 月2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