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检索教学内容研究综述

(二)法律检索教学内容研究综述

法律检索课的教学内容研究集中体现于有关教材的出版及其内容之中。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学术界长期较为重视相关教材和论著的出版,在该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共计出版教材或著作20 余部。

其中,具有开创性者为1989 年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郑治发主编的《法学文献检索与利用》。该教材分“中文法学文献与检索工具”“外文法学文献与检索工具”和“法学文献的检索方法与利用”三编十章,对古代法学文献、中国近代法学文献、现代法学文献、法学文献交流系统、中文法学文献检索工具和参考工具书、中文法规跳跃的检索、中文法学图书资料的检索、外国法文献的检索、国际法文献的检索、外国法学图书资料的检索、法学文献检索的途径步骤方法、法学文献的选择阅读整理与研究、计算机在法学文献检索中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该教材虽然主要侧重讲授法学文献的基本种类与手工检索的方法,但是对计算机技术的前景也进行了展望,并且初步构建了法律文献检索课程的内容体系。1991 年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张太洪等主编的《政治法律文献检索》,分二十章对政治法律文献的特点、类型,中外哲学文献概要,经济学、政治学和伦理学文献概要,中外法学文献概要,文献贮存系统的分布和贮存方式,工具书和检索工具的特点、作用、结构、类型和排序方法,政治法律文献检索的步骤和方法,政治法律名词术语、人物、实践的检索,古代典章制度、现代法规和中外典型案例检索,政治法律文献的计算机检索,政治法律文献积累的方法,文献研究的意义和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初步研究。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文献学的理论与方法,第十六章对现代法规的检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讲述。此后,有关专门法律文献检索的著作与教材不断涌现。1993 年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陈光馨等编著的《法学文献情报检索基础》分七章对文献的概念、检索及其类型,文献检索学科的性质、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法学文献的特点、类型、来源和交流形式系统,文献检索工具及参考工具书(书目、索引、文摘、辞书、百科全书、类书、政书、年鉴、手册),中文法学文献检索(古今法学图书、法学论文、法学名词术语、古代典章制度、近现代法规条约、历史事件、档案文献等检索),计算机检索的数据库、方法、路径,外文法律法规汇编、判例汇编、综合性书目、法学专科书目、法律期刊论文、法学词典、政府出版物、外国国际法文献的检索,检索策略和文库组建法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探讨。1994 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由夏登峻译的美国的科恩所著的《美国法律文献检索》,系统研究了美国法规、司法判例、条约、二次文献的查找以及英国法和大陆法系法律信息的检索;2000 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王钜春编著的《法律信息的计算机检索原理与操作》分为“法律信息”和“法律信息的计算机检索”两编,上编对法律信息的概念、种类、电子出版物、数据库和网站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下编对计算机检索语言、参考工具、检索的方法与步骤、计算机光盘信息检索和工具以及法律条文与案例、法律机构、法律教育和法律服务信息、法律网站与网页信息、外国法律信息等的检索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在附录中对重要法律网址、印刷型法律工具书进行了列举。2001 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戴勇敢主编的《法律文献检索教程》分引论、总论、分论三大块,引论主要介绍图书馆历史、现状与类型及其图书分类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总论主要讲述文献的概念、类型、存储方式、检索语言、排序方法、中外法律文献概要和重要数据库的检索方法,分论主要讲解法律图书、报刊、法规、标准、案例等常用法律文献的具体方法。虽然该书编者表示主要为法学本科生系统提供检索法律信息的方法,但是在法律检索课的教学体系方面仍然具有重要的开创性价值。2001 年法律出版社出版的董晓春等编著的《法学信息资源与文献检索》分“网络信息资源及中文法学文献检索”“外国法学信息资源及其检索工具的利用”两编,分九章对信息、知识、文献、情报等基本概念,以及网络信息资源及其检索(信息数字化的现状、网络信息资源检索的方式)、法学文献及其交流形式(法学文献的类型、交流的形式和机构)、法学文献检索工具与参考工具书(检索工具书的种类、工具书排检法)、中文法学文献检索(古今法学图书、法学论文资料、法学名词术语、时事、统计资料、典章制度、法规、条约、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地理资料检索)、外国法律文献资源与利用(普通法与大陆法系国家法律检索)、国际法文献资源与利用、外文法学图书资料与检索工具的利用、国外主要联机系统和互联网信息资源的检索等问题进行了系统介绍和探讨。2002 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戴守义主编的《法学文献信息检索》分“中文法学文献信息检索”和“外文法学文献信息检索”两编九章,对文献、法学文献、法学文献信息等基本概念、种类和特点,法学文献信息检索工具、方法、途径和步骤,书目、索引和文摘等检索工具,辞书、百科全书、年鉴、手册、名录、文献汇编、类书、政书、表谱、图录等参考工具书,计算机法学文献信息检索,国外法律文献信息的来源、种类、检索工具和检索途径,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法律文献信息检索,国际法文献信息检索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讨论,并附有部分外文工具书的样页。2004 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由林燕平主编的《法律文献检索方法、技巧和策略》,是华东政法大学的第一本法律检索方面的专著和教材,共九章,分别对法律检索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包括文献信息检索原理、语言、工具、方法和法律文献信息特点及其检索)、法律文献书目检索(联机检索特点和检索方式、局域网联机书目、WEBPAC 检索、联合目录)、法律文献电子期刊检索(电子期刊简介及中外文法律电子期刊检索与利用)、光盘检索(索引光盘数据库、特殊光盘数据库、全文类光盘数据库、镜像类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网)、法律文献检索的Internet 基础(Internet 资源与应用技巧、搜索引擎介绍、常用搜索引擎、专业法律搜索引擎的使用、利用搜索引擎查找各类法律文献)、英美法系国家法律文献检索(包括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律文献检索)、大陆法系国家法律文献检索(德国、法国、日本法律文献检索)、中国法律文献检索(中国的法律体系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的司法体制、内地和港澳台地区的法律文献检索)、国家法专题文献的检索与利用(国际私法、公法、贸易法、WTO 文献检索和欧盟法律文献检索)。2004 年戴勇敢主编的《法律文献检索》又进行了修订,分为引论、总论、分论和附论四个部分。引论部分“打开知识的宝库”介绍了图书馆的历史、展望、类型和分类、文献检索课的意义等基本理论;总论部分“文献检索基础知识”对文献的概念与类型、中外法律文献概述、工具书与文献数据库的类型、检索语言与排检法、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因特网资源的检索与利用、搜索引擎、常用的大型商业数据库及其检索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讲述,分论部分“各类法律文献的检索”则对法律图书报刊、法规标准案例、法律事实、法律数据等的检索进行了专题介绍,附论部分“网络资源利用中的安全、道德与著作权保护问题”对网络资源利用中的安全防范、道德问题、著作权保护问题进行了系统讨论,附录对《中图法》法律类图书分类使用、法律专业出版社、中文法律类核心期刊等进行了介绍。与2001 年相比,此版加大了数据库和网络资源的介绍和探讨。2006 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王汉桥等主编的《经济法律信息检索》分基础知识篇(文献信息基本知识与信息素养、检索语言与检索技术、工具文献及其利用)、文献资源篇(经济文献检索、法律文献资源检索、中文网络数据库及其检索、英文网络数据库及其检索)、网络资源篇(计算机检索基础知识、搜索引擎、网络资源及其检索)、文献利用篇(文献信息的收集与整理、论文写作方法、文献信息资源利用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法律文献检索的基本原理、类型、数据库及其检索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共计十三章,其特色是将经济信息检索与法律信息检索共同介绍,扩大了法律检索课程的内容。同年法律出版社出版的郭亮翻译的由英国的戴维·斯托特(David Stott)撰写的《法律检索之道》,对英美法系语境下法律检索的“三个阶段”的模式、检索计划的步骤、专业判例汇编和期刊杂志以及LEXIS数据库的使用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讨论。2006 年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刘莉和袁曦临主编的《法学信息检索》,分九章对信息资源基本理论(信息的定义、特性、分类、载体演变,信息资源的概念、特征、内涵、组织方式,法律信息资源的特点、类型划分)、信息检索基本原理(信息检索的概念、类型、意义和作用,信息检索语言的概念、作用、分类,信息检索的工具、系统、数据库、方法、途径、步骤)、法律文献检索工具简介(法律文献检索工具书、排检法、国外法律文献手工检索)、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工具(网络信息检索的概念、策略,搜索引擎的类型、工作原理及其常用的类型)、中文数据库中法律信息检索(中国知网等综合性数据库,法意、北大法宝、《中国法学文献题录索引汇编》数据库、民事诉讼法学参考资料数据库、中国法律法规大典数据库、中国法律年鉴全文数据库等专业数据库等)、外文数据库中法律信息检索、网上法律书刊信息检索、法律网站简介、法律情报资源的分析研究和论文写作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探讨。2008 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于丽英和罗伟编写的《法律文献检索教程》被一些法律院系所采用。2010 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于丽英编写的《法律文献检索》分五部分十三章,在“总论知识篇”中对中外法律制度、法律资源的分类、法律检索的含义和检索工具的种类进行了系统讨论;在“中国法篇”中对中国规范性和非规范性法律资源的概念、种类和重要的数据库进行了分析;在“外国法及国际法篇”中对外国法律、国际法和国际组织资源及其检索展开了举例研究,对重要的英文数据库进行了系统介绍;在“免费网络资源篇”中对网络工具与开放资源、网络法律资源及其利用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在“法律检索实证篇”中将法律检索分为知识性、资料性、学术综述、法律制度研究、案例研究、研究性课题、法律事务解决方案七种类型举例说明其检索的方法,并对法学论文写作、学术规范和文献资源利用中的著作权保护进行了系统探讨,最后以附录的形式介绍了中文法学核心期刊目录、主要图书分类方法、法律文献检索教材和著作目录等。2011 年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的由房宪鹏和黄秀子主编的《经济法律文献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分八章对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检索工具、检索方法与技巧、中文数据库的检索方法与技巧、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与技巧、经济文献信息资源检索、法律文献信息资源检索、信息资源综合利用与论文写作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其特点是侧重于经济法律文献网络资源的讨论,并增加文献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学术论文的写作内容,附录对《中图法》第五版、经济类网站、法学经典网站、港澳台地区法律网站、论文写作网站和文献检索网站进行了汇总,并对文献检索进行了举例讨论。2013 年法律出版社出版的林燕萍主编的《中外法律文献检索》分八章对法律文献检索概述(法律文献信息的含义和特点、法律文献检索的基本原理、法律文献信息的检索途径和步骤、互联网对法律文献检索的影响)、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文献检索(德国、法国、日本和韩国法律检索)、普通法系国家的法律文献检索(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法律检索)、国际法与国际组织的文献检索(国际条约法、国际人权法、联合国、世贸组织、国际私法机构、欧洲联盟等相关文献资源的检索)、专题法律文献检索举要(国际金融法律文献检索、国际航运法律文献检索、国际税法文献检索、知识产权文献检索、国际竞争法文献检索、国际上市仲裁文献检索)、中国法律文献检索(中国大陆的法律体系与司法制度、中国大陆法律法规的检索、中国大陆案例检索、中国大陆签订条约检索、中国港澳台地区法律文献检索)、法律数据库举要(Westlaw、Lexis、HeinOnline、中国法律数字图书馆、北大法律信息网、北大法意法律数据库、Wolters Kluwer 威科法律数据库、牛津国际法系列数据库、Word Trade Law Net 世界贸易法数据库和万律Westlaw China 法律在线数据库)、网络法律资源与新兴数字化资源的检索与利用(国内外电子书与法律文献检索、中外文法律电子期刊、在线参考工具法律词典、国内外法律图书馆网站、中外法律学术网站、大学和商业法律出版网站)等进行了介绍,其特点也是侧重于电子法律文献数据库及其检索方法的探讨。同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凌斌编写的《法科学生必修课:论文写作与资源检索》分为六部分二十讲。其中,导论三讲,对法律写作的志趣、电子资源检索及其技巧、纸质图书检索路径与分类检索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第一编以三讲的篇幅对法律写作的选题、谋篇和布局问题进行了系统讨论;第二编“经部:开头与结尾”,以二讲的篇幅对论文开头与结尾部分的写作和表达进行了研究;第三编“史部:文献综述、法规梳理与制度比较”,以三讲的篇幅对论文的检索、文献的归纳、法规的检索和梳理以及制度比较问题进行了系统介绍;第四编“子部:案例分析、定量研究与思想实验”,以五讲的篇幅对案例资源的重要性、如何进行案例检索、案例梳理的基本方法、学术研究的类型、因果关系、定量研究、变量研究、定量研究的数据处理、法学引证的定量研究、思想实验与法学应用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探讨;第五编“集部:交叉学科分析的数据基础”,用四讲的篇幅对交叉学科信息对法学研究的意义、经济和商业数据库、社会和统计数据库、人文和历史数据库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讨论,并在附录(三)中列举了以法学论文写作为主的18 种国内有关专著和1 种外文专著。该书较为初步、全面、系统地将法律检索与论文写作结合了起来,颇有启发意义。2015 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刘明撰写的《推开法律信息检索之门》分五章对法律信息检索理论方法、一次法律资源检索技能(中外法律法规检索、中外案例检索)、二次法律资源检索技能(中外文期刊论文检索、中外博硕学位论文检索、中外电子图书检索)、其他信息资源检索技能(政府信息检索、免费网络法律资源检索、我国台湾地区法律信息检索、美国法律资源检索)、法律信息检索综合应用(如何利用信息检索撰写法学文献综述、如何利用电子资源跟踪法学学科前言、如何利用电子资源检索课题相关文献、如何利用信息检索完成案例分析)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和介绍。2018 年法律出版社出版的林燕萍编写的《信息素养与法律文献检索》以十一章的篇幅对信息素养(信息与文献、信息素养的含义、信息素养教育体系与模式)、传统文献资源的获取(传统文献资源检索的意义与判断、图书分类法中的法律类、书目检索系统、电子数据库的检索、检索结果的分析)、常用数据库检索(检索技巧、中国知网、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法律文献信息检索(法律文献的分类特点和获取,法库7.0、北大法宝、北大法意、万律等中文法律数据库,法律法规、案例和法学论文检索)、国外法律数据库、“互联网+”法律文献检索(国内外电子图书、电子期刊、法律词典、法律网站)、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文献检索(德国、法国、韩国和日本法律检索)、普通法系国家的法律文献检索(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法律检索)、“一带一路”与“金砖国家”法律文献检索(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东盟法律检索)、国际法与国际组织的文献检索(国际条约、联合国文献、世界贸易组织、国际司法机构和欧洲联盟法律资源检索)、专题法律文献检索(国际金融、自由贸易区、知识产权、国际商事仲裁法律文献检索)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探讨。该著作颇有时代特色。2018 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刘鸿霞编撰的《法律文献信息检索理论与实例研究》以五章的篇幅对法律信息的概念、分类和历史演变,信息检索基础(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法律信息检索的特点、途径、方法、技术、策略与步骤),一次法律资源检索(中外文法律法规资源检索、案例资源检索、国际组织法律资源检索),二次法律资源检索(中外文期刊文献、图书文献、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和其他二次法律资源检索),法律信息检索实例(学术研究、案例研究检索实证分析)进行了系统讨论。

此外,高潮等《中国法制古籍目录学》、李振宇《法律文献学导论》和《法律文献学》、张伯元《法律文献学》、田庆锋《中国法律文献学概论》等论著对法律文献的概念、分类、整理、检索等方面基本理论和方法也有初步探讨。[6]

综上,不同学者对法律检索课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有着不同的理解,在教学中也有不同的侧重。但是,这些教材和著作对于进一步完善法律检索课的基本知识结构和教学模式奠定了重要基础,发展了法律检索课的教学内容,为该课程特定概念和理论体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也揭示了该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交叉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