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府层面
1.开展对外投资风险防范辅导与培训
考虑到甘肃省从事对外清真餐饮投资的企业多为风险防范意识、能力和水平都不太强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可加大对中小型民营企业对外投资扶持力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面向拟“走出去”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开展“走出去”政策法律、跨国经营、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防范等辅导和培训,指引企业采取各种措施防范各种外源性和内源性风险。比如,指引企业合法经营,尊重当地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实施本地化经营策略,购买政策性和商业性保险,履行社会责任,通过新兴战略联盟形式“走出去”,防范各种外源性风险;指引企业明晰产权,完善治理结构,培养对外投资风险管理人才,建立事前、事中和事后风险防范机制,提高对外投资风险管控意识、能力和水平,防范各种内源性风险。
2.推行强制性事前尽职调查与中介组织及其从业人员黑名单制度
尽职调查的理念是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鉴于甘肃省从事对外清真餐饮业投资的企业主要是对外投资风险抵抗或管控能力弱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可推行强制性的事前尽职调查制度,防范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具体做法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形式,通过律师、会计师和税务师事务所等中介组织事前调查与对外投资风险防范相关的所有事项,企业对外投资成功并取得利润后,全部或者部分返还政府购买服务支出的费用。
为逐步提高政府购买服务的质量,对于在尽职调查过程中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行为的中介组织及其从业人员,可将其列入“政府采购黑名单”。
3.加大对对外清真餐饮投资的审查力度
近年来,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在全球活动猖獗,清真餐饮行业从业人员容易被这三股势力利用,也容易成为受害者。因此,对于甘肃省企业对外清真餐饮投资应加大真实性、合理性和合规性审查力度,平衡好便利化与防风险的关系。
4.实施甘肃特色餐饮品牌化战略,防范知识产权侵权风险
品牌化战略有利于对外投资企业产品推广、提升产品附加值和防止仿冒等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品牌除了商标、商号、产地标记和原产地名称之外,还包括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法国和土耳其美食分别于2010 年和2011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就连以中餐文化为根基而衍生出的韩国泡菜和日本和食也已于2013 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甘肃省可从政府层面推动“兰州拉面”等甘肃特色美食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防范甘肃省对外清真餐饮投资企业及产品在境外被仿冒等知识产权侵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