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的发达

(三)农业技术的发达

农耕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农具的进化。武树臣先生说“中国是在夏朝(公元前21 世纪)进入阶级社会的,当时的生产工具是木器、石器和极少量的青铜器。这是由于中原气候湿和、雨量适中、土壤松软、灌溉方便。可以说中国是在手无寸铁的情况下进入文明社会的”。[7]随着时光的推移,易于耕种的土地渐次消耗殆尽,这时开发坚硬的土地就成为必然选择。诚如恩格斯所说:“铁已在为人类服务,它是在历史上起过革命作用的各种原料中最后的和最重要的一种原料。铁使更大面积的农田耕作,开垦广阔的森林地区,成为可能。”[8]镔铁相对于青铜,质地更加坚硬、柔韧度更高,铁质起土农具更适合开垦土质坚硬的荒地,这对解决耕地相对不足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中国至迟到西周初年开始出现冶铁工艺。[9]目前能确定秦国最早出现铁质农具的确切时间为春秋中晚期。在1984 年至1985 年对陕西凤翔秦公大墓的发掘中曾出土大量铁制农具,仅在填土层就发现铁铲、铁锸十二件,[10]可见秦国农业当时已进入铁器时代。另外,在20 世纪90 年代中期,甘肃省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大墓(墓主目前尚未定论,可能为秦襄公或秦仲,为早期秦公墓葬群)中还出土了不明铁器残块基体,[11]说明秦人至迟到春秋早期就已掌握了一定的冶铁技术。

综上可知,春秋时期的秦国在农业方面并不落后于山东诸国,其生产方式、粮食产量都属上乘,为秦国的早期西扩和秦穆公东出称霸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也为秦国进入战国后的变法图强夯实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