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联防与进攻区域联防

四、区域联防与进攻区域联防

1.区域联防

区域联防所有防守队员在本方的球门区线前面,每个人重点负责防守一定的区域,相互之间虽有分工,但又密切配合,协同照应,形成一个整体,并随球的移动而积极调整自己的位置,这样所组成的全队的防守战术。

(1)常用的区域联防的阵型有0—6阵型、1—5阵型、2—4阵型、1—4—1阵型、1—2—3阵型和2—3—1阵型。如下图所示,阴影部分为防守薄弱区域,也就是说每个阵型都有它的优缺点,在实际比赛中,要根据自己队的特点和对手的情况采取不同的防守阵型。

①0—6阵型(图10-3-18)适合于没有外线进攻的球队。优点是防线左右能够拉开,相互之间利于关门、夹击,能有效防止对手突破;缺点是对方进攻没有受到防守方的压力,尤其是对于中远距离射门缺乏防守,给守门员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图10-3-18

②1—5阵型(图10-3-19)适合于外线进攻不强的球队。优点是防守相对紧密,前方给予对手一定的干扰;缺点是对9米线外的压力不大,对于外线两侧防守较弱,利于对手从两侧进攻。

图10-3-19

③2—4阵型(图10-3-20)适合于突破能力不强的球队。优点是内外结合,加大了纵深防守,但一旦对手突破外线两名队员,就会对内线防守造成较大的压力,内线人员不算密集,利于被对手突破。

图10-3-20

④1—4—1阵型(图10-3-21)适合于善于外线进攻的球队。优点是防守前压,在外线就给予对手较大压力,利于防守反击和快攻;缺点是对于两侧进攻突破能力较强的队,容易被对手进攻得分。

图10-3-21

⑤1-2-3阵型(图10-3-22)适合于边线进攻能力较弱的球队。对于中线防守较为紧密,两侧是软肋,对于善于利用边锋进攻的球队,不适合采用这种防守阵型。

图10-3-22

⑥2-3-1阵型(图10-3-23)适合于内线较弱的球队。对于外线防守紧密,适用于善于外线进攻、突破能力不强的对手。

图10-3-23

(2)区域联防的原则:积极退守快布阵,一人一区一人防,有球上顶无球缩,随球移动不漏人。

(3)区域联防的基本要求:①由攻转守时,离球最近的队员,一定要积极干扰对方的传球或运球,其他队员迅速退回后场,布置好联防阵型。②根据区域联防的特点和队员的身体条件、技术特长,合理分配防区。一般速度快的队员在外线,身材高大、补防能力强的队员在内线。③要注意观察判断,积极随球移动,随场上进攻队员的变化而动,没有一成不变的防守阵型,都是在不断运动中防守的。④积极防守自己对手的同时,要兼顾到其他进攻队员,相互之间要密切配合,协同防守。⑤卡位是防守的基本要素,只要不失去防守位置,对方就难以获得有效的进攻。⑥做到人、球、球门兼顾,首先是不让对手突破(含无球队员突破),其次不要让对手接球,最后是不要让对手射门。

2.进攻区域联防

进攻区域联防是针对对方区域联防的特点、阵型,针对对方防守的薄弱环节采取进攻,同时要正确利用自己的优点,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用自己的优势逼迫对方防守阵型的变化。进攻区域联防常常采用单内线和双内线的进攻阵型,同时边线队员要善于使用穿插、溜球门线等进攻方法,外线队员要敢于突进、来回交叉、不断掩护进行进攻。

进攻区域联防的基本要求:①提高由守转攻的速度,在对方防守阵型尚未形成前,抓住战机发动快攻,打乱对方防守阵脚。②根据对方区域联防的特点,占据防守的薄弱区域,对薄弱区域重点强攻。③快速转移球,频繁穿插,使对方顾此失彼,创造以多打少和连续进攻的机会。④充分利用场地的宽度,声东击西,出其不意,创造更好的进攻机会。⑤不要野蛮进攻,如果进攻受阻,把球传回来,再次组织进攻。⑥记住“球动”和“人动”,无论是“球动”还是“人动”都会吸引对方防守的注意力,都能逼迫对方改变防守阵型,所以手球场上“人”和“球”不停移动,可以打乱对方的部署,从而抓住战机获取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