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健身气功概述

一、健身气功概述

虽然依据考古发现和历代文献记载,气功至少有五千年的历史,但这些现在被称为健身气功的修炼形式,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并没有数千年一贯的统一名称。1957年刘贵珍先生编著的《气功疗法实践》中写道:“‘吐纳’、‘导引’、‘定功’、‘静功’、‘内功’、‘调息’、‘静坐’等都属于气功的范围。这些名称虽不相同,但都是从不同角度,通过姿势、呼吸、心神的调炼,来达到培育元气的目的。这就是我们统称的‘气功’……所以,我们把培育元气的健身法称之为气功。”后面又有许多专家对气功的概念提出了自己的理解,综合起来都是以调身、调息、调心的“三调”为手段,以达到身心健康为目的。1996年8月国家多家相关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社会气功管理的通知》。《通知》第一次提出了什么是健身气功。2000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颁布《健身气功管理暂行办法》,对健身气功的概念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悠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此以后健身气功的管理工作逐步走上正轨,群众性的气功健身活动呈现出规范有序、科学健康的发展态势。

健身气功手形包括:拳、掌、勾手、握固。健身气功的步形包括:弓步、丁步、虚步、马步、仆步。健身气功的身法包括:左右转腰、涮腰、下腰。健身气功的作用可以归纳为:疏导经络、调和气血、修身养性、促进社会和谐。健身气功锻炼的基本原则是:松静自然、动静相兼、练养结合、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以下主要以八段锦和易筋经为例作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