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引运动起源(原始社会)
1.最远古的导引声啼
导引运动的产生是伴随着中华民族的起源而同时产生的,《素问·移精变气论》记载:“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可见远古时代,群居尚未开始,村落尚未建立,中华民族尚未形成,人们处于毛饮茹血、与禽兽共同生存在大自然之中的时候,先人们已经开始通过运动的方法来驱寒避暑。
中华先人在没有自我观念,将自我视为自然存在的一部分的时候,他们与自然的星辰日月、和风细雨、鸟语猿啼和谐相处,也与疾风骤雨、豺狼虎豹、酷暑严寒抗争,这时候的他们已经开始通过自我的运动调节来趋利避害,而趋利避害的原则都来自自然,取之自然,用之自然。人们学着飞禽走兽的攀援、顾盼、跳跃、展翅等众多的自然运动。在这种取之自然的动作中,已经可以看到导引运动的自然母亲,听到导引运动的儿啼声。
2.最原始的导引创意
《路史》记载:“阴康氏之时,水溃不疏,江不行其原,阴凝而易闷,人既郁于内,腠理滞着而多重腿,得所以利其关节者,乃制为之舞,教人引舞以利导之,是谓大舞。”与其相似的说法来源于《教坊记》,其中记载:“昔阴康氏之王也,元气肇分,灾沴未弭。水有襄陵之变,人多肿腿之疾。思所以通利关节,于是制舞。”两者都记载了距今七千年前的阴康氏时代,江河泛滥,不行其源,阴气凝结,无法消散,人们出现了闷胀,关节不利,脚步沉重等疾患,为了能够通利关节,缓解肢体僵硬、乏力,人们开始思考,进行诸多运动创造,这便是导引运动创造的源头。
《吕氏春秋》记载:“昔陶唐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阏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四千多前的陶唐年代,水道壅塞,湿气弥漫,使得阴气滞伏,人们产生出很多筋骨疾病,屈伸困难,为了能够摆脱这种疾病,人们开始发明很多运动的方法,这也是导引运动的创造源头。
《黄帝内经》记载:“中央者,其地平以湿……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蹻。故导引按蹻者,亦从中央出也。”远古的中原地带地气湿浊,造成人们产生很多诸如类风湿、关节炎之类的疾病,未能够使这种疾病得到康复,人们发明了导引运动。
无独有偶,在四本历史典籍里面都记载着中华先人为战胜自然灾害所进行的思考创作,通过身体运动来实现战胜疾患的目的。在洪水泛滥、疾病成灾的远古年代,我们看到了中华先人的智慧,凝聚着最具智慧的东方创意,这也是导引运动的智慧母亲。
3.最真实的导引嬉戏
在远古的时代,人们没有名利之争,没有胜负之别,没有非分之想,人们的一言一行都在禅定之中,都在享受着生活,享受着每天生活的一针一线,一砖一瓦。但人们对于生活有着非常细致的观察和描述,不需要论证,却总能总结出生活中精确的运动技术方法、强度数量。
这种禅定的人生,让他们发现在疲倦时伸个懒腰、打个哈欠、闭目静养一下,便会感觉到精神轻松愉悦;在腰酸背痛时,自我捏一捏,揉一揉,疼痛便会缓解;在胸闷腹胀时,张口呵呵气,推推胸部,闷胀便会消失。这种原始的生活经验,不断地被总结,被积累。在这种最真实的生活经验里,已经看到了导引运动的禅定母亲,看到了导引运动的嬉戏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