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引运动的代表性内容
2025年11月13日
二、导引运动的代表性内容
1.八段锦
八段锦功法是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起源于北宋,至今有800多年的历史。古人把这套动作比喻为“锦”,意为五颜六色,美而华贵,体现其动作舒展优美,视其为“祛病健身,效果极好;编排精致,动作完美”。现代的八段锦在内容与名称上均有所改变,此功法分为八段,每段一个动作,故名为“八段锦”,练习无需器械,不受场地局限,简单易学,节省时间,作用极其显著。
2.五禽戏
五禽戏是中国传统导引养生的一个重要功法,其创编者为古代著名医学家华佗(约145—208)。华佗一生著述颇丰,但均亡佚。今传《中藏经》《华佗神医秘传》等皆托名之作。华佗弟子中著名者有吴普、樊阿、李当之等人。其中,吴普著有《吴普本草》,李当之著有《李当之药录》,而樊阿则擅长针灸及养生,据传他活到100多岁。
2018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公布江苏师范大学为五禽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3.易筋经
易筋经中多是导引、按摩、吐纳等中国传统的养生功夫。清代学者凌廷堪的《校礼堂文集》、周中孚的《郑堂读书记》、康戈武的《中国武术实用大全》、周明和周稔丰的《易筋洗髓经(修订本)》以及《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等书考证,均认为《易筋经》系明朝天启四年(1624)天台紫凝道人所作。易筋经表达了道教练气求长生的一种境界,里面含有大量道教词汇和修炼内容。
4.其他形体导引类运动
除了以上套路化的导引运动形式,历史上还存在很多身体不同部位的导引运动,例如锻炼肩颈、腰部、背部等不同部位的导引运动。当前如上海理工大学徐海朋老师依据隋代《诸病源候论》复原的众多导引法,创作了《道引·形体牵引篇》,丰富了导引运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