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禁赛判罚

三、禁赛判罚

1.导致2分钟短时禁赛的犯规行为

(1)球员击打、阻挡、挑起、踢对手的球杆。

(2)球员抱住对手或者对手的球杆。

(3)场员击球时,其球杆的任何部分、脚或者小腿超过了腰部的高度。

(4)球员使用球杆做出危险性动作,包括向前或向后毫无控制地挥动球杆。

(5)球员强迫或推搡对手至挡板或球门。

(6)球员故意阻挡或绊倒对手。

(7)球队队长要求检查对手球杆拍头的弧度或球杆和拍头结合部,而球杆被证实没有任何问题。该名队长领受判罚(无判罚手势)。

(8)场上球员没有携带球杆。不包括守门员以及守门员在临时成为场员之时。

(9)在场地里面的场员从其他地方拿球杆,而非本方球队替补席(无判罚手势)。

(10)场员没有捡起已破损或被扔掉的球杆将其带出球场,并放置在本方球队替补席。

(11)球员故意移动阻止对方无球队员的跑动。

(12)场员积极阻挡守门员发球。

(13)发界外球或任意球时,球员违反离开3米原则。

(14)场员躺下或坐下或以其他影响比赛的方式停球或击球。

(15)场员用手、手臂或击球。

(16)球员替换过程不符合规定。替补球员在被替换球员还没有走出挡板以外就进入场地。

(17)一方球队场上出现超过比赛规定上场人数。

(18)执行禁赛2分钟判罚的球员在解禁之前,虽然没有进入场地,但离开了处罚席;解禁之后拒绝离开处罚席;执行禁赛判罚的球员在解禁之前,在比赛中断时进入场地。如果被禁赛球员在比赛期间进入场地,将被认为是严重干扰比赛。

(19)球队系统性地通过一些将被判罚任意球的犯规行为来中断比赛。

(20)球员故意拖延比赛。

(21)球队故意拖延比赛。

(22)球员或者球队工作人员不服从裁判判罚或教练员以不恰当或者干扰比赛的方式对场上球员进行指挥。

(23)守门员不听从裁判员指示,没有将球门恢复到原始位置。

(24)场上球员不听从裁判指示,没有按要求纠正个人使用的装备和器材(无判罚手势)。

(25)球员着装不规范(无判罚手势)。

(26)比赛中,守门员着装不规范(无判罚手势)。

2.导致5分钟短时禁赛判罚的犯规行为

(1)场员使用球杆做出危险或者暴力动作。

(2)场员使用球杆钩住对手的身体。

(3)球员在场地上扔出球杆或其他器材去击打或者试图击打球。

(4)球员直接冲向对手或采用其他暴力行为攻击对手。

(5)球员使用勾脚、绊脚、冲撞等行为将对手撞向挡板或球门。

3.导致2分钟短时禁赛+10分钟个人禁赛判罚的犯规行为

球员或球队工作人员出现违反体育道德的行为。

4.导致全场禁赛类型1判罚的犯规行为

(1)球员使用没有国际软式曲棍球联合会认证的球杆、球杆拍头和手柄分属不同的品牌或者拍头弧度太大。守门员使用不规范的面罩(无判罚手势)。没有通过认证的球杆将始终被认为是不符合规范的球杆。

(2)没有在比赛秩序册上登记的球员或者球队工作人员参与比赛当中(无判罚手势)。

(3)球员持续或重复出现不符合体育道德的行为。

(4)球员生气砸断球杆或破坏其他器材。

(5)球员出现严重暴力行为。

5.导致全场禁赛类型2判罚的犯规行为

(1)球员或者球队工作人员参与混战。

(2)在同一场比赛中,连续出现两次导致5分钟短时禁赛判罚的行为。

(3)球员工作人员连续出现违反体育道德的行为。

(4)球员因使用的器材不符合规定将被处罚之前,试图进行纠正或者更换器材的行为。

(5)球员或球队工作人员有明显干扰比赛的犯规行为。

(6)场员持续使用有缺陷的球杆或者使用加长、加粗的球杆(无判罚手势)。

6.导致全场禁赛类型3判罚的犯规行为

(1)球员或球队工作人员参与打架斗殴。

(2)球员或球队工作人员出现野蛮行为。

(3)球员或球队工作人员行为粗鲁无礼。

(4)球员或球队工作人员出现暴力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