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跳绳运动教学训练原则
2025年11月13日
五、花样跳绳运动教学训练原则
1.区别对待、鼓励为主
区别对待、鼓励为主是指在花样跳绳运动教学训练过程中,根据个体的特点(年龄、性别、身体条件、训练水平、心理品质等方面),针对性地确定教学训练任务、内容、方法、手段和运动负荷。在教学训练过程中注意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优势,多表扬,多鼓励,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2.合理安排运动量
合理安排运动量是指花样跳绳运动教学训练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水平及训练时期,适当增减运动量。合理安排运动量必须考虑到数量、强度、时间和密度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运动量的增加是从数量增加开始的,在适应了数量之后,逐渐提高练习强度,缩短练习的间隔时间,增加练习的难度,提高练习质量。
3.速度训练与花样训练相结合
速度训练是花样跳绳训练中的基础训练,花样训练是速度训练的高级形式,花样动作的完成多需要速度作为保障,如个人花样中的多摇花样、交互绳中的快速步伐等。因此,要练习好花样,必须重视速度训练。在训练初期,可多练速度,重视基本跳跃练习,逐渐加快绳子的摇动速度;速度达到一定水平后(30秒达到140~150次)可以转化为以花样为主,同时还要加强节奏练习,保证控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