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基本站立

二、基本站立

1.闭足立

(1)脚的位置:两脚的脚跟和脚拇指轻轻并拢,两脚的脚跟位置在同一水平线前。

(2)脚趾的方向:脚尖面朝正前方,与水平线成90度,两脚置于垂直线的两侧。

(3)膝和重心:两膝自然伸直,身体重心置于两腿中间。

2.结立

(1)脚的位置:两脚的脚跟轻轻并拢,两脚跟的位置在水平线前。

(2)脚趾的方向:以垂直线为中心。

(3)右脚指向右分开约30度,左脚指分开约30度,两脚趾成60度的八字形。

(4)膝和重心:两膝自然伸直,身体重心置于两腿中间。

3.平行立

(1)脚的位置:两脚的内侧成平行状,间距约30厘米宽。

(2)脚趾的方向:脚趾面朝正前方,与水平线成90度。

(3)膝和重心:两膝自然伸直,身体重心置于两腿中间。

4.外八字立

(1)脚的位置:两脚的脚跟间距约30厘米宽。

(2)脚趾的方向:两脚趾向外分开,脚拇趾与脚后跟的夹角为20度,形成外八字状。

(3)膝和重心:两膝自然伸直,身体重心置于两腿中间。

5.内八字立

(1)脚的位置:脚跟与脚跟的距离略比肩宽,分开约60~65厘米。

(2)脚趾的方向:两脚趾内扣,脚拇趾与脚后跟的内角约70度,形成内八字状。

(3)膝和重心:提裆敛臀;两膝自然弯曲,膝关节与地面的脚尖成垂直线;重心置于两腿中间。

6.四股立

(1)脚的位置:两脚跟在一个水平线上,两脚跟的间距为三脚长,约65厘米宽。

(2)脚趾的方向:两脚尖向外展开约50度(角度开得太宽容易失去重心)。

(3)膝和重心:两膝关节弯曲,向外充分展开,膝关节要与地面的脚尖成垂直;上体正直,沉腰敛臀;重心置于两腿中间。

7.基立

(1)脚的位置:前后脚跟的距离长约50厘米,两脚跟的间距宽约10厘米。

(2)脚趾的方向:后脚尖向外展约20度,前脚尖内扣20度,基本上成两脚平行。

(3)膝和重心:两膝微屈,重心略偏向前脚。

8.三战立

(1)脚的位置:后脚的脚尖和前脚的脚跟间距约同小腿长40厘米,前脚的脚跟和后脚的脚尖在同一水平线上。

(2)脚趾的方向:前脚拇趾内扣,与水平线上脚跟成60度的内角,后脚脚趾在水平线后面,面朝正前。

(3)膝和重心:脚底贴紧地面,膝关节略微向内侧弯曲,提裆敛臀,重心在两脚中央。

9.前屈立

(1)脚的位置:前脚和后脚的横向间距约为两拳25厘米宽,两脚后跟的前后距离约为80~85厘米。

(2)脚趾的方向:前脚拇趾略向内,使足刀与水平线成90度直角,后脚脚趾向外展开约20度。

(3)膝和重心:前脚的膝关节弯曲,小腿与地面成垂直,后腿自然伸直,重心略偏前脚。

10.后屈立

(1)脚的位置:前脚拇趾、脚跟和后脚脚跟在一条水平线上,脚跟与脚跟的距离约60厘米宽。

(2)脚趾的方向:后脚足刀(脚的外侧)与水平线成直角90度,前脚的脚趾面向正面。

(3)膝和重心:后脚的膝关节弯曲并尽量外展,前脚膝关节微屈并向前顶,重心略偏后脚。

11.骑马立

(1)脚的位置:脚跟和脚跟的间距约80~85厘米宽。

(2)脚趾的方向:两脚的足刀(脚的外侧)平行,与水平线成直角90度。

(3)膝和重心:两膝弯曲,同时向两侧外展;膝关节前端尽量与脚拇趾垂直;重心置于两腿中央。

12.猫足立

(1)脚的位置:后脚的脚跟与前脚的脚跟、脚拇趾在一条直线上,从后脚脚跟到前脚脚趾的距离约50厘米宽(各人身高不同可能有些区别)。

(2)脚趾的方向:后脚脚尖向外展30度;前脚脚趾自然面向正前,脚跟离地,用前脚掌支撑。

(3)膝和重心:后脚的膝关节弯曲,前脚掌自然着地,重心主要置于后脚。

13.交叉立

(1)脚的位置:前脚与后脚成交叉状,后脚的膝关节贴紧前膝的后侧。

(2)脚趾的方向:前脚外展15度,后脚在前脚的斜后45度方向,后脚脚跟离地,用前脚支撑。

(3)膝和重心:两膝弯曲,重心置于两腿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