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体操发展简介

二、艺术体操发展简介

1.国际艺术体操发展简况

艺术体操作为一个运动项目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随着当时欧洲文化教育及青年、妇女体育运动的发展,一些生理学家、体操家、音乐教育家、舞蹈家等都先后对当时的体操体系进行了不断探索与革新,创造了以科学为基础的、新形式的现代体操。他们的共同观点都是反对僵硬、呆板的体操练习形式,主张以身体的自然动作为基础,使动作流畅并富于节奏感,尤其注意女子动作的优美性和艺术性的特征。这对于现代韵律体操体系的逐渐形成,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艺术体操在苏联及东欧一些国家发展较快,并逐渐成为女子竞赛性项目。艺术体操在国际上最初的竞赛形式是在竞技体操比赛时所进行的女子团体轻器械操的比赛,如在1928—1956年间的几届奥运会竞技体操比赛及1954年的世界体操锦标赛上都曾进行过。由于竞技体操与艺术体操两项运动技术发展及项目特点的不同,1962年国际体联便把艺术体操定为独立的竞赛项目。1963年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举行了第一届艺术体操世界锦标赛,以后每两年举行一次,至1987年已举行了十三届世界锦标赛。自1984年第23届奥运会开始,艺术体操被列为奥运会正式竞赛项目。此外,还有艺术体操世界杯赛、欧洲锦标赛、四大洲锦标赛等国际竞赛活动。

当前国际上这项运动发展很快,随着高超新颖的难度技巧、独特巧妙的成套编排、快速多变的动作连接、独具风格的情感表现以及新异的音乐伴奏形式等的不断涌现,艺术体操的运动技术水平迅速被推向新的高峰。

2.国内艺术体操发展简况

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从苏联引进艺术体操基本内容,并相继在几所体育学院开设这门课程,但这项运动未能在我国广泛开展。直至1978年以来,这项运动在国内日渐兴起和不断开展。从1983年第5届全运会开始,艺术体操被列为全运会正式竞赛项目。1981年,我国首次派队参加了在慕尼黑举行的第10届艺术体操世界锦标赛。从此以后,国际交往和国内竞赛活动不断加强,我国艺术体操的水平有了迅速提高。在1987年第13届艺术体操世界锦标赛上,我国运动员取得集体项目总分第三名、两个单套(三圈三球、六球)分别为第二名和第三名的可喜成绩,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目前,我国已有许多省、市成立了艺术体操代表队,并经常举办各种形式的竞赛和培训活动,使艺术体操运动员的队伍日趋壮大。由于这项活动在群众中的影响日渐扩大,越来越引起广大女青少年的喜爱,因此很多大、中、小学都已将艺术体操列入体育教学大纲,作为体育课的教材内容,并在课外活动中积极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