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剑的防守、还击技术
1.防守技术
防守是用武器和距离保护自己,避免被对手攻击击中的动作。正确的防守是在对手剑到达前,关闭对手进攻的路线。
(1)身体刺中面积的划分。为了便于技术教学,将人体躯干的正面用两根相互垂直的轴线划分成四个部位,持剑手侧上部为第3部位(或称第6部位),下部为第2部位(或称第8部位),领侧的上部为第4部位(或称第5部分),下部为第1部位(或称第7部位)。
(2)防守方法。防守的目的是避免被对手击中。根据击剑运动的特点,除了主要的武器防守外,还有距离防守和身体躲闪防守。
①武器防守。武器防守是以剑来搁开对手攻击的防守方法。武器防守要注意用自己剑护手盘外的剑枢部即剑的强部去防对手剑的弱部。良好的武器防守必须有合适的距离。一般来说,距离是防守进攻的首要条件,武器防守除用剑直接作防守外,还有击打防守、格挡防守两种。
击打防守是用自己的剑作一个击打动作来打开对手的剑。花剑、佩剑比赛中采用击打防守比较多,尤其是第4防守、第6防守、第2防守,使用击打防守更为普遍,击打防守在规则上有利,享有优先判权。击打防守动作小,防守和还击的速度快。它和进攻动作结合比较密切,容易相互转化击打后和对手剑脱离接触,改变刺击点比较方便。但击打防守常是不彻底的,有时容易防守不良,剑尖动作易失控,所以在重剑中较少运用。
格挡防守也称为压剑防守,是用自己的护手盘和剑根控制住对方攻击的弱部,还击时紧贴着对手剑去击中对手,便于运用抗防守还击。一般来说击打防守在较远的距离中运用,格挡防守是在较近的距离中运用,或双方同时向前时运用。格挡防守作为对抗还击较多,在花剑第6防守时使用较容易。
②距离防守。距离防守是依靠步法来退开对方攻击的距离以达到防守的目的。距离防守是最可靠的防守方法,要求要有良好的距离感、节奏感,快速、灵活,以及步法转移能力。距离防守经常与反攻配合,但防守后还击较困难。
③躲闪防守。躲闪防守是依靠身体位置的变化来避开对手攻击,在花剑和佩剑中运用较多。躲闪防守经常与反攻相配合,如下蹲反攻和侧身反攻。
2.还击技术
还击是指防守后的攻击动作。还击分为简单还击和复杂还击,简单还击又分为直接还击和间接还击。当然针对性不同,还击技术方法也不同。
(1)直接还击。直接还击是指防开对方的剑后,在防守线上直接还击或接触对方剑身还击。直接还击是最常用、最基本的还击方法。由于对手进攻后双方处于近距离,直接还击速度快,还击技术简单。佩剑的防守直接还击为头部和不持剑的一侧。
(2)转移还击。转移还击是在防守后采用转移刺或转移劈的办法去攻击对手暴露的部位,是针对进攻后回收快的对手。根据不同的距离采用不同的转移还击方式,对进攻后双方距离较近,直接还击又容易被对手防住的情况下,应在防守后稍停再向对手暴露的部位用转移刺或劈的动作进行攻击。若对手进攻后立即回收,使双方距离拉开,防守后应先稍向前伸臂以引起对手防守反应,再立即作转移刺或劈对手暴露部位。
(3)缠剑还击。缠剑还击是防守后用剑缠住对方的剑还击对方薄弱部位。这种还击,一般在抗防守还击中运用。常用的有第4防守,缠剑刺腰,第6防守缠剑刺小腹等。
(4)交叉还击。交叉还击是指防守后剑身向后拉而绕过对手剑尖向另一暴露部位刺去。花剑、佩剑中一般使用在对手进攻的对抗力较大或剑离你身体较远或对手回收较快的情况下。交叉还击容易使对手防守失误,因为它变换方向快,还击速度快,在花剑中又能快速夺取优先判决权。在近距离交锋中,第1防守交叉刺、第2防守交叉刺运用较多。在跟进还击中,第4防守交叉还击和第6防守交叉还击也运用较多。佩剑中对进攻后回收较快的对手,也可采用交叉还击。
(5)相对速度还击。相对速度还击是在防守后稍停顿或作晃剑或连续转移来错开对手的动作节奏,攻击其暴露部位。它是对防守能力较强的对手,或动作速度较快对手运用的一种利用时间差的攻击行动,属于复杂还击。
(6)反还击。反还击是指进攻被对手防守还击时,立即回收作出防守后紧接的攻击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