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体育的兴起

三 大众体育的兴起

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对人的健康也有积极的影响。最为突出的是医疗卫生事业得到发展,传染性疾病得到了控制。同时,生产力的发展也为开展体育运动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这种有利条件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为发展体育事业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其二,劳动时间的缩短,生活方式的改变为人们参加体育活动提供了必要的余暇时间。所谓余暇时间是指除了劳动、满足生理需要、必要的家务劳动和教育子女的时间外,可供本人自由支配的时间。余暇时间的增加为丰富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及开展体育活动均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也是当代大众体育兴起的根本原因。

大众体育的兴起是以本世纪60年代美国的库柏提倡有氧跑步为标志的。30多年来,跑步热潮席卷欧美,影响全世界,直至今天还兴旺不衰。1986年的伦敦马拉松赛更为可观,报名者4万余人,参加跑步者接近7万,很多观众加入到比赛者的行列参加跑步。当然,很多人没有跑到终点,但是他们仍然不愧是长跑的积极参加者。人们高度评价这一现象,称之为:“世界经历了一个伟大的时刻。”

不仅是健身长跑,还有健身走步,青年中广泛开展的健美运动,中国的太极拳和气功,印度的瑜伽功,还有各式各样的竞技体育项目,均成了人们的健身手段。近年来,交谊舞被冠以体育舞蹈之称,风靡全世界。有氧舞蹈成为有氧锻炼的内容之一,成为老少皆宜的健身手段。

大众体育的兴起不仅标志着体育已进入了人们的生活领域,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且意味着体育再也不是少数专业运动员及有闲阶级的专利,而成了全人类的财富。于是,世界各国开始把体育人口作为体育事业发展的最主要量化指标。据有关资料记载:加拿大占59%,挪威占70%,美国占77%。据国家体委统计,我国城乡约有3亿人参加体育活动,即体育人口为30%,这个数字同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一定差距。但是,可以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人们对体育认识的提高,这个差距会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