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和崛起

二 乒乓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和崛起

大约在1904年间,上海有一个叫王道平的人,他是四马路(今福州路)一间文具店的经理,从日本买了10套乒乓球器材(包括球台,球网,球及有洞眼的球拍)带回上海,他为了推销这些器材,介绍了在日本看到的打乒乓球的情况,并亲自做了表演,从此中国就开始有了乒乓球运动。1916年,上海基督教青年会童子部设置了乒乓球房,使部分学生开始参加乒乓球运动,随后这项运动逐渐在京、沪、穗等几个大城市开展起来。1925年,在上海举行了中华队与旅华日侨队之间的“秋山杯”比赛。1927年在上海举行的第8届远东运动会上,中华队举行了表演赛。1930年中华队参加了第9届远东运动会的乒乓球比赛。1935年在上海成立了中华全国乒乓球协进会,当时中国的乒乓球运动只限于在几个大城市上层社会中少数人参加,技术水平很低,对外比赛负多胜少。1935年举办的所谓全国比赛,实际上也只有几个队参加。当时,国际乒联主席蒙塔古曾电邀中国加入国际乒联,参加第9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但因缺乏经费,未能参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后,中国乒乓球运动得到了迅速的普及和发展。1952年中国加入国际乒联,同年10月,在北京举办了第一次全国乒乓球比赛大会。从1956年起定期每年举行一次全国比赛。

1953年中国第一次参加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第20届),当时男队被评为一级第10名,女队被评为二级第3名。

1959年,容国团以“人生能有几次搏”的英雄气概,夺得圣·勃莱德杯,为中华民族拿下了第一个世界冠军,成为中国体育运动史上的里程碑。

1961年,正当我国面临三年困难时期,在首都北京成功地举办了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国队一举夺得男子团体、男、女单打3项世界冠军,开创我国乒乓球运动的新纪元,极大地鼓舞和激励了全国人民战胜困难的志气和信心。

1971年,在第31届世乒赛期间,毛泽东主席做了历史性决策,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了中美关系的大门,小球转动地球,开创“乒乓外交”,将乒乓球运动的政治功能发挥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从1959年第25届世乒赛开始,到1999年的第45届世乒赛,40年间中国乒乓球队一直雄居世界乒坛前列,战绩辉煌,英雄辈出,共夺得90余个世界冠军(表8-1),在每届世界大赛中平均夺标在半数以上,荣登世界冠军宝座的中国健儿有80人左右,成为我国体育战线一大奇观,在世界体坛也属罕见。乒乓球被誉为我们的“国球”是当之无愧的。

表8-1 中国乒乓球队参加历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团体成绩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