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素质发展的年龄特征与身体锻炼
身体素质通常是指人体在运动、劳动和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性等活动能力。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除身体形态、机能发展有明显的年龄特征外,身体素质的发展也同样表现了十分明显的年龄特征。在大学生年龄阶段,在不受训练因素的影响下,各项素质均达到或接近素质发展的最高水平(表2-7),素质的增长缓慢,呈相对稳定状态。但是,各项素质的自然增长速度有快有慢,达到最高水平持相对稳定的时间有早有晚,具有一定的年龄规律(表2-7)。
表2-7 各项身体素质达到最高水平的年龄
表2-7中的数据表明:灵敏、柔韧、速度到稳定期的年龄较早,经过一定的时间,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各项素质下降的年龄规律是:柔韧素质为14岁左右,灵敏素质为18岁左右,速度素质为20岁左右。另外,在这个年龄阶段,各项素质发展的性别差异明显。灵敏、耐力、力量等素质一般是男生优于女生,而柔韧素质则是女生优于男生。由于女生的形态特点,其身体重心女生比男生低,因而女生的平衡能力优于男生。
身体素质的增长与形态发育具有内在的联系。由于体重、胸围等围宽度的增长比身高的增加量大,这就使下肢力量和上肢静力性耐力的增长比速度、灵巧、腰腹肌力量的增长要快,这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表2-8)。
表2-8 18~22岁大学生身体素质与形态发育情况对照
根据大学生年龄阶段身体素质发展的特征,在进行身体锻炼时,应注意在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同时,要加强对身体素质薄弱环节的锻炼。对那些达到最高水平,进入稳定期较早的素质应重点发展。如男生可以适当地加大柔韧素质、耐力素质的练习比重。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虽然总的趋势是增长速度逐渐缓慢,但是身体素质进入稳定期的时间有早晚之别,部分素质还处在快速增长阶段,如耐力素质进入稳定期的年龄为26~27岁。因此,必须根据素质发展的先后以及进入稳定期的早晚等特点,采用合理的练习方法和手段,优先发展那些尚未进入稳定期和自然增长较快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