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腿部练习
主要发展腿部的柔韧性、灵活性和力量等素质。练习方法有:压腿、搬腿、劈腿和踢腿等。
图10-16
图10-17
(一)压腿
主要是拉长腿部的肌肉和韧带、加大髋关节的活动范围。压腿的方法有正压、侧压和后压三种。
1.正压腿
面对肋木或一定高度的物体,并步站立。左腿提起,脚跟放在肋木上,脚尖勾起,踝关节屈紧,两手扶按膝上。两腿伸直,立腰,收髋,上体前屈,并向前、向下做压振动作(图10-18)。练习时,左右腿交替进行。
图10-18
要求与要点:
(1)直体向前、向下压振。
(2)逐渐加大振幅,逐步提高腿的柔韧性。
(3)先以前额、鼻尖触及脚尖,然后过渡到下颏触及脚尖(图10-19)。
图10-19
练习步骤:
(1)集体压腿时,可在统一口令下有节拍地进行,压至有疼痛感觉时可停住不动,进行耗腿练习。压腿与耗腿可交替进行。
(2)压腿前应先做下肢屈伸、摆动等动作,把肌肉和关节活动开。压腿后可把被压的腿屈膝抱在胸前,然后松开做“控腿”练习,以提高腿部控制能力。
(3)压腿后可做踢腿、摆腿动作。压腿、搬腿、控腿、踢腿和摆腿可交替进行,如“摆—压—踢”或“压—搬—控—踢”。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1)两腿不直。
纠正方法:首先使初学者明确压腿的意义和作用,认识腿痛是压腿的必经过程。在做压振动作前,先察看身体姿势是否符合要求。抓住收胯、正髋两个环节,也可用手下压膝部。
(2)上体不正(即收不住髋)。
纠正方法:先做低压腿,被压腿异侧的肩、胸部前俯,双手抱住脚掌。
2.侧压腿
侧对肋木或一定高度的物体,右腿支撑,脚尖稍外撇。左腿举起,脚跟搁在肋木上,脚尖勾起,踝关节紧屈。右臂屈肘上举,左掌附于右胸前。两腿伸直,立腰、开髋,上体向左侧压振(图10-20),练习时,左右交替进行。
图10-20
要求与要点:
(1)同正压腿的第(1)、(2)点。
(2)逐步过渡到上体侧卧在被压腿上(图10-21)。
图10-21
练习步骤,均与正压腿同。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1)两腿不直。纠正方法与正压腿同。
(2)上体前侧屈(即处于正、侧压腿之间)。纠正方法:支撑脚脚尖外展,压腿时尽量向前送脸;向里校肩,右臂上举并向头后伸展。
3.后压腿
背对肋木或一定高度的物体,并步站立,两手叉腰或扶一定高度的物体。右腿支撑,左腿举起,脚背搁在肋木上,脚面绷直,上体后屈并做压振动作(图10-22)。练习时,左右交替进行。
图10-22
要求与要点:两腿挺膝,支撑腿全脚着地,脚趾抓地,挺胸、展腕、腰后屈。
练习步骤与正压腿同。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两腿不直。纠正方法:同伴用手顶其被压腿膝部,另一手下压腰、髋,帮助他把腿挺直。
4.仆步压腿
两脚左右开立,右腿屈膝全蹲,全脚着地,左腿挺膝伸直,脚尖里扣,然后两手分别抓握两脚外侧,成左仆步(图10-23),接着右脚蹬地,右腿伸膝,重心左移,左膝弯屈,转成右仆步(图10-24)。练习时,左右仆步可交替进行。
图10-23
图10-24
要求与要点:挺胸、塌腰,左右移动不要过快。沉髋,使臀部尽量贴近地面移动。
(二)搬腿
主要是增进腿部的柔韧性,加大髋关节活动幅度,提高腿部上举力量。搬腿的方法有正搬、侧搬、后搬三种。
1.正搬腿
左腿屈膝提起,右手握住左脚,左手抱膝(图10-25)。然后,左腿向前上方举起,挺膝,脚外侧朝前(图10-26)。也可由同伴托住脚跟上搬(图10-27)。练习时,左右交替进行。
图10-25
图10-26
图10-27
要求与要点:挺胸、塌腰、收髋。
练习步骤、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与正压腿同。
2.侧搬腿
右腿屈膝提起,右手经小腿内侧向下托住脚跟。然后将右腿向上方搬起,左臂上举亮掌(图10-28)。也可由同伴托住脚跟向侧搬腿(图10-29)。
图10-28
图10-29
要求与要点、练习步骤、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均与侧压腿同。
3.后搬腿
手扶肋木或一定高度的物体,并步站立。左腿支撑,由同伴托起右腿从身后向上举,挺膝,脚尖绷直,上体略前俯。当同伴向后上方振腿时,上体后仰(图10-30)。也可由同伴用肩扛大腿做后搬动作。练习时,左右交替进行。
图10-30
要求与要点、练习步骤、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均与后压腿同。
(三)劈腿
主要是加大髋关节的活动幅度,增进腿部的柔韧性,劈腿练习可结合压腿和搬腿进行,劈腿的方法有竖叉、横叉两种。
1.竖叉
两手左右扶地或两臂侧平举,两腿前后分开成直线,左腿后侧着地,脚尖勾起;右腿的内侧或前侧着地(图10-31)。
图10-31
要求与要点:挺胸、立腰、沉髋、挺膝。
练习步骤:
(1)劈叉前应先做压腿、摆腿和踢腿等练习,如柔韧性较差,可多做前后分腿的压振动作,或用手扶肋木做逐步向下劈腿的动作。
(2)柔韧性较好的,可做手不扶地的向下劈腿动作;也可在劈叉时,上体做前俯或后仰的动作。
2.横叉
两手在体前扶地,两腿左右分开成直线,脚内侧着地(图10-32)。
图10-32
要求与要点、练习步骤与竖叉同。
(四)踢腿
踢腿是腿部练习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基本功训练的主要方面之一。可以较集中地反映出腿部的柔韧、灵敏和控制力量的训练水平。踢腿的方法有:直摆性、屈伸性腿法。
1.直摆性腿法
(1)正踢腿
预备姿势:两脚并立,两手立掌或握拳,两臂侧平举(图10-33)。
图10-33
动作说明:左脚向前上半步,左腿支撑,右脚脚尖勾起向前额处猛踢。两眼向前平视(图10-34)。练习时左右交替进行。
图10-34
要求与要点:挺胸、直腰,踢腿时,脚尖勾起绷落或勾起勾落,收髋猛收腹,踢腿过腰后加速,要有寸劲。
练习步骤:
①可先练压腿和摆腿,然后再练踢腿。
②可先踢低腿,适当放慢速度,然后过渡到按照规格要求完成练习。
③可手扶器械,原地踢一条腿,然后再踢另一条腿。
④左右交替的行进间踢腿。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①俯身弯腿。
纠正方法:收下颌头上顶,强调直腰,两臂外撑以固定胸部。另外可先踢低腿,并适当放慢速度。
②拔腿或送髋
纠正方法:上步可小一些,上踢时支撑腿挺膝,脚趾抓地,也可先踢低腿。
③踢腿速度缓慢无力
纠正方法:可用手扶器械,一腿连续按口令要求的速度踢,然后左右交替做。
(2)斜踢腿
预备姿势:与正踢腿同。
动作说明:右脚向前半步,右腿支撑,左脚勾紧脚尖向异侧耳际猛踢。两眼向前平视(图10-35)。练习时左右腿交替进行。
图10-35
要求与要点、练习步骤、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均与正踢腿同。
(3)侧踢腿
预备姿势:与正踢腿同。
动作说明:右脚向前上半步,脚尖外展,左脚脚跟稍提起,身体略右转,左臂前伸、右臂后举(图10-36)。随即,左脚脚尖勾紧向左耳侧踢起,同时右臂屈肘上举亮掌,左臂屈肘立掌于右肩前或垂于裆前。两眼向前平视(图10-37)。踢左腿为左侧踢,踢右腿为右侧踢。
图10-36
图10-37
要求与要点:挺胸、直腰、开髋、侧身、猛收腹。
练习步骤与正踢腿同。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①参看正踢腿第①、③点。
②侧身不够
纠正方法:支撑腿外展,上体正直,强调摆动腿向耳侧踢。
(4)外摆腿
预备姿势与正踢腿同。
动作说明:右脚向右前方上半步,左脚尖勾紧,向右侧上方踢起,经面前向左侧上方摆动,直腿落在右腿旁。眼向前平视。左掌可在左侧上方击响,也可不做击响(图10-38、图10-39)。练习时左右交替进行。
图10-38
图10-39
要求与要点:挺胸、塌腰、松髋、展髋,外摆幅度要大,成扇形。
练习步骤:
①先压腿、踢腿,然后再做外摆腿。
②原地连续摆一条腿,可按口令要求的速度摆,然后换腿练习。
③行进间摆腿,左右交替。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①同正踢腿的第②、③点。
②外摆幅度不够。
纠正方法:可做抱膝外展髋等练习,以提高髋关节的灵活性,也可先踢低腿,强调加大外摆的幅度。
(5)里合腿
预备姿势:与正踢腿同。
动作说明:右脚向右前方上半步,左脚脚尖勾起里扣并向左上方踢起,经面前向右侧上方直腿摆动,落于右脚外侧。右手掌可在右侧上方迎击左脚掌(击响),也可不做击响动作。眼向前平视(图10-40、图10-41)。练习时,左右腿交替进行。
图10-40
图10-41
要求与要点:挺胸、直腰、松髂、合髋。里合幅度要大,并成扇形。
练习步骤与外摆腿同。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同正踢腿的第②、③点。
纠正方法:可先踢低腿,强调加大幅度;也可使里合腿超过适当高度的障碍物(如椅子),让其体会先踢起后里合的动作要领。
2.屈伸性腿法
(1)弹腿
预备姿势:两腿并立,两手叉腰。
动作说明:右腿屈膝提起,大腿与腰平。右脚绷直(图10-42)。提膝接近水平时,要迅速猛力挺膝,向前平踢(弹击),力达脚尖。大腿与小腿成一直线,高与腰平,左腿伸直或微屈支撑,两眼平视(图10-43)。
图10-42
图10-43
要求与要点:
挺胸,直腰,脚面绷直,收髋。弹击要有寸劲(即爆发力)。
练习步骤:
①可先弹低腿,即弹击对方小腿胫骨部位,然后增加高度。
②结合手法练,如弹腿冲拳、推掌等。左右可交替练习。
③做行进间的弹腿冲拳或弹腿推掌动作。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①屈伸不明显,类似踢摆动作。
纠正方法:强调收髋,屈膝后再弹出。
②力点不明显。
纠正方法:强调猛挺膝,绷脚尖。
(2)蹬腿
预备姿势:与弹腿同。
动作说明:与弹腿同,惟脚尖勾起,力点达于脚跟(图10-44)。
图10-44
要求与要点、练习步骤、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均与弹腿同,惟强调勾脚尖。
(3)侧踹腿
预备姿势:两脚并立,两手叉腰。
动作说明:两腿左右交叉,右腿在前,稍屈膝(图10-45)。随即,右腿伸直支撑,左腿屈膝提起,左脚里扣,脚跟用力向左侧上方踹出,高与肩平,上体向右侧倒,眼视左侧方(图10-46)。练习时,左右可交替进行。
图10-45
图10-46
要求与要点:
挺膝、开髋、猛踹、脚外侧朝上,力达脚跟。
练习步骤:
①先做侧压腿、侧摆腿等练习,然后再做侧踹腿,也可先踹低腿。
②手扶一定高度的物体(如树),做侧踹练习,以体会上体侧倒动作的要领。
③行进间左右交替做侧踹腿。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①脚尖朝上,成侧蹬腿。
纠正方法:强调侧踹腿内旋后再踹出。
②高度不够或收髋。
纠正方法:多做仆步压腿、侧压腿和横叉等练习;还可用手扶一定高度的物体来练习上体侧倒,借以使腿踹得高些。
3.扫腿
扫腿是旋转性的一类腿法,分前、后扫腿两种。
(1)前扫腿
预备姿势:两脚并立,两臂垂于体侧。
动作说明:左脚向右腿后插步,同时两手由下向左、向上、向右弧行摆掌,右臂伸直,高与肩平,成侧立掌;左掌附于右上臂内侧,掌指向上。头部右转,目视右方(图10-47)。
图10-47
上体左后转180°,左臂随体转向左后方平抡至体左侧,稍高于肩;右臂随体转自然平移至体右侧,掌心朝前,掌指朝右下方(图10-48)。
图10-48
上体继续左转,左脚尖外撇。右掌从后向上、向前屈肘降落,同时,左臂屈肘,掌指朝上从右臂内侧向上穿出,变横掌架于头部左上方,拇指一侧向下。随即右掌下降并摆向身后变勾手,勾尖朝上。在左脚尖外撇的同时,左腿屈膝,左脚跟抬起,以左脚前掌碾地,右腿平铺,脚尖内扣,脚掌着地,直腿向前扫转一周(图10-49)。
图10-49
要求与要点:
头部上顶,眼睛随体转平视前方,上体正直。在扫转时,始终保持右仆步姿势,保持身体重心平衡,右膝不要弯屈。
练习步骤:
①可先做站立扫转动作(上肢动作按动作说明进行),左膝稍屈,右脚掌贴地旋转一周,以体会旋转时保持身体平衡的动作要领。
②初步掌握旋转要领后,再做仆腿前扫的动作。可先用双手扶地增加支撑,借以维持身体平衡。待仆腿扫转的要领掌握后,再过渡到不扶地的扫腿练习。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①左腿屈膝角度不够,扫腿时重心太高。
纠正方法:在扫转起动的同时,强调左腿迅速全蹲。
②身体重心不稳,左右倾倒。
纠正方法:头部上顶,眼睛向前平视,上体正直,左掌尽量上撑,借以提高旋转时身体的稳定性。
③扫转时,拧腰与扫腿配合得不协调或用力不当,造成上体前后倾倒和扫转动作中断。如拧腰速度过慢,或上体前倾,凹胸,往往会使右腿在扫转过程中与左腿之间形成的角度太小(夹髋),造成身体后倒,动作中断。如拧腰过早或速度过快,使右腿拖在身后,与左腿之间形成的角度太大(敞髋),造成身体前倾、旋转中断。
纠正方法:上体要正直,旋转起动时以拧腰带动扫腿;左大腿后侧要贴近左脚跟,两腿间形成的右仆步姿势的角度始终不变。
④扫转腿的脚型不正确,使动作不能充分发挥惯性作用,速度慢,扫转不够一周。
纠正方法:仆步后强调右脚尖内扣,向左拧腰,转头与扫腿动作要衔接连贯、协调。
(2)后扫腿
预备姿势:两腿并立,两臂垂于体侧。
动作说明:左脚向前开步,左腿屈膝半蹲,右腿挺膝伸直,成左弓步;同时两掌从两腰侧向前平直推出,掌指朝上,小指一侧朝前,眼看两掌尖(图10-50)。
图10-50
左脚尖内扣,左腿屈膝全蹲,成右仆步姿势,同时上体右转并前俯。两掌随体右转在右腿内侧扶地,右手在前。随着两手撑地,上体向右后拧转的惯性力量,以左脚前掌为轴,右脚贴地向后扫转一周(图10-51、图10-52)。
图10-51
图10-52
要求与要点:转体、俯身、撑地用力要连贯紧凑、一气呵成。上下肢动作不要脱节。
练习步骤:可先体会拧腰带动扫腿的旋转要领,充分发挥转体、拧腰所造成的惯性力量;然后再逐步增加后扫腿的速度和力量。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①向右转体拧腰速度慢,以致旋转无力和腰腿动作脱节。
纠正方法:身体直立,左腿支撑,多做高姿势的快速甩头、拧腰、扫腿动作的练习,体会拧腰及扫腿动作的用力方法和如何使动作快速、连贯的要领。
②手扶地的位置不对,右手没有插于右膝下方。
纠正方法:强调上体右转,两掌掌指向右同时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