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食和饮食卫生

二 进食和饮食卫生

(一)剧烈运动前后不宜进食

进食与运动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一般体育锻炼应在饭前半小时结束,饭后一个半小时才能开始,长跑这类项目要在饭后2~3小时才能进行。

如果运动后立即进食会影响消化和吸收。因为运动时,大脑的运动中枢和交感神经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这时大量血液流入肌肉,而胃肠等内脏器官获得的血液相对减少,同时由于运动时副交感神经被抑制,消化系统的活动也处于抑制状态,表现为胃液分泌减少,消化能力减弱。

进食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也会对胃肠道产生不良影响。饭后,胃内装满了食物,强烈的震动,容易引起呕吐,容易牵扯肠系膜引起腹痛、恶心,甚至造成胃下垂。

(二)运动中和运动后不可大量饮水

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体有很大的作用。参加运动的人因出汗多,需水量比一般人要多些。因此,必须补充水分,水补充不足,会造成机体缺水,影响正常生理机能活动,产生全身无力、口唇发干、精神不振和疲劳等现象,这就影响正常的运动水平的发挥。在运动中饮水时,应以少量、多次为原则,即使大量出汗也应如此。还可在水中加入少量食盐。

运动后不宜大量饮水,因为运动时体内盐分随汗大量排出,大量饮水而不补充盐,结果会使血液的渗透压降低,破坏体内水盐代谢平衡,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甚至发生肌肉抽筋等现象。在夏季,运动后也不可立即大量饮用冰冻的饮料,运动后饮食大量冷饮,会使胃肠血管突然收缩,造成供给胃肠的血液突然减少,可导致胃痉挛,发生腹痛、恶心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