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淹溺

三 淹溺

在游泳时呼吸道和肺泡被水堵塞而引起窒息,这种现象称为淹溺。由此引起一系列的生理机能改变,甚至造成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1.原因

人淹溺于水中以后,本能地出现反应性屏气,避免水进入呼吸道。由于缺氧,不能坚持屏气,被迫进行深吸气而使大量水进入呼吸道和肺泡,阻滞了气体交换,引起全身二氧化碳滞留。吸收到血液循环中的水引起血液渗透压改变、电解质紊乱和组织损害。如抢救不及时最终将造成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2.症状

患者常出现昏迷、皮肤粘膜苍白、紫绀、四肢厥冷、呼吸和心跳微弱或停止。口、鼻充满泡沫或污泥、杂草,腹部隆起和胃扩张。

3.处理和预防

立即清除口、鼻中的污泥、杂草,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牙关紧闭时,可用两手食、中指向下扳下颌骨,使口张开。溺水者身上穿的衣服、腰带等都应解开。经上述处理后应进行倒水,将溺水者呼吸道、肺部和腹中的水排出。方法是:救护人一腿下跪,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的腹部放在救护人屈膝的大腿上,救护人一手将溺水者头按下,另一手稍用力压溺水者的背部和腹部,并轻拍之使水流出。

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患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尽快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溺水者仰卧,颈部后仰,以使呼吸道畅通。救护人用一只手捏紧溺水者鼻子,以免吹气时鼻子出气。救护人深吸一口气,用嘴对着溺水者的嘴,将气吹入溺水者的肺中,接着放松捏鼻子的手,并用手压一下溺水者的胸廓,帮助呼气。每分钟做12~18次,儿童每分钟做20次。溺水者除停止呼吸外常伴有心跳停止的现象。在进行人工呼吸的同时应进行胸外按压建立人工血液循环。溺水者仰卧,救护者站于溺水者一侧,以一手掌放于溺水者胸骨中下2/3处,另一手按在前一手的手背上,伸直两肘关节,借助重力和臂力,适度用力有节奏地向下按压,每次按压要求使胸骨及其相连的软骨下降3~4厘米。松手要快,注意用力不应过猛,以免造成肋骨骨折,每分钟按压60~80次。通过按压,使心脏排出足量的血液,按压后松弛,又可使心脏充盈足量的血液。如胸外按压有效,可观察到以下现象:口唇及皮肤色泽转为红润;可触及到颈动脉、股动脉等大动脉搏动或测到血压;已散大的瞳孔开始缩小。

游泳前应做好准备活动,有利于身体更好和更快地适应游泳活动的需要,预防肌肉抽筋、拉伤,防止游泳中淹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