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中暑

二 中暑

在炎热的夏天长时间进行长跑、踢足球、打篮球、网球、排球等运动时,由于高温、高湿度引起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量而产生的症状称为中暑。

1.原因

正常人体体温维持在37℃左右,是由于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使体内产热和体外散热保持相对平衡的结果。运动时代谢产热量增加,要求能更多地散热。在干热型高温环境下,散热困难,只能通过出汗蒸发来散热;在湿热型环境下,蒸发散热也困难,比干热环境更加难受。当身体通过一系列调节不能维持体热平衡而大量蓄积余热时,就易发生中暑。

一般在气温超过35℃时开始有中暑病例发生,在同样气温条件下,湿热型比干热型更易引起中暑。体弱、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易发生中暑。在持续高温季节,余热逐渐积蓄也容易发生中暑。

2.症状

(1)先兆中暑:在高温环境下运动一段时间后,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四肢无力及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此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不超过37.5℃),如及时中止运动,离开高温环境,症状即可在短时间内消失。

(2)轻度中暑:体温38.5℃以上,面色红润,胸闷,皮肤灼热,或有呼吸及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和脉搏细弱而快等。

(3)重度中暑:有上述症状,同时出现昏倒或痉挛,皮肤干燥无汗,体温在40℃以上。

3.处理和预防

先兆中暑应尽快让患者离开高温环境,到通风阴凉处,酌情给予含盐饮料、藿香正气水,并涂擦清凉油,亦可针刺合谷、风池、足三里等穴,亦可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4℃水浴法或用冰水、酒精擦拭全身。对严重的中暑应及时送医院,给予药物降温、维持循环功能以及对症处理等紧急抢救。

避免中暑应注意:在烈日下锻炼时运动服要宽松,颜色要浅,要戴白色遮阳帽;运动时间不宜太长,尽量避开高温时段(10∶00~16∶00);注意补充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