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达先与中国民间文艺学建设[1]
2025年09月26日
谭达先与中国民间文艺学建设
[1]
旅居澳大利亚的谭达先博士,离开我们已经三年了。他一辈子献身于中国民间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事业,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回忆录《寻梦——一个走向中国民间文艺宫殿的行者》于近期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问世,捧读这部意蕴厚重的学术回忆录,再联想起自己同达先兄30多年的密切交往,思绪飞扬,激情涌动,特撰此短文,就他对中国民间文艺学的理论贡献略作陈述,以示怀念。
达先兄于1952年9月起在广州中山大学任教,教的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开设的民间文学课程。在“文革”十年中他遭遇无端迫害,1980年2月由广州移居香港,在艰难谋生中依然刻苦攻读,在香港大学先后获硕士学位与博士学位;1991年底再移居澳大利亚,仍奋力著述,直至2008年3月病逝。他生于1925年,比我大10岁,我于1957年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留校从事民间文学专业时,在书店购得的参考书,除钟敬文先生主编的《民间文学新论》之外,就是谭达先编著的《民间童谣散论》和《民间文学散论》了,从此他成为我素所敬重的学兄。此后50多年,他虽然历经坎坷,却矢志不移,先后在海内外出版民间文学著述40余种,总字数达500多万。我从中国民间文学事业获得大发展的20世纪80年代初期同他结识成为挚友之一,将他的一系列论著列入我所在的华中师范大学民间文学专业,师生从中获益良多。
《寻梦——一个走向中国民间文艺宫殿的行者》
我已经撰写过几篇关于谭达先博士有关论著的评介文章,本文拟综合评论一下他对建设中国民间文艺学这一现代新兴人文学科的理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