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传奇——军山街民间故事传说集》序[1]
这本《古镇传奇——军山街民间故事传说集》(后简称《古镇传奇》)是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军山街的民间故事传说专辑。军山街区这个地名对许多人可能还有些陌生,如果提起这个小镇的昔日大名黄陵矶,熟悉它的人就很多了。它虽然坐落在大武汉市区边沿,却处于汉水和长江交合之处,境内的大小军山镶嵌于江河湖泊纵横交织之间,素以山川秀美、人杰地灵著称,从三国时期的群雄争斗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武汉会战,一幕接一幕的威武壮烈史剧,都曾在这古镇的历史屏幕上留下五彩缤纷的印记。我是沔阳(仙桃)人,流经黄陵矶的那条通顺河就从我家门前流过,因而从小听熟了黄陵矶这个地名,对黄陵矶流行的故事传说也就倍感亲切了。
《古镇传奇——军山街民间故事传说集》
这部《古镇传奇》所收录的以饱含历史风云的传说故事居多,这里曾是三国大战场,在《诸葛城》《擂鼓墩与祭风台》《棋盘岭》《观阵岭》《顿枪湖》等篇中,从解说相关地名的来历追述了三国时期的激烈战况,扫描了诸葛亮、赵子龙等众多历史人物的身影。《得胜岗与瓦塆》《河水西流又向东》则留下了人们对朱元璋和陈友谅起兵抗元水上鏖战争夺皇位的难得记忆。
书中更富有吸引力的是关于当地土生土长的历史人物传奇事迹的叙说,如皇后、皇妃传说、宋代抗金名将李道的传说、明代吴阁老和清代两广总督叶名琛的传说等。宋光宗的皇后李凤娘为抗金名将李道之女,性格强悍,曾被史家称为“悍后”,家乡对其事迹叙说不多。至于另一位被纳为妃子的“黄妃”,本受宠于一位皇帝,后来却蒙受冤案被贬回家乡,被贬缘由据说是由于她在宫中给皇帝吃藜蒿这种家乡野草遭误解所造成的。几年后那位皇帝自己来湖北巡游,再次品尝黄妃做的肉丝炒藜蒿,知道它原是湖北江汉平原的一味美味佳肴,才给她平反昭雪,死后建陵墓于家乡,从此这里就以“皇陵矶”“黄陵矶”为地名了。关于黄妃的故事还讲到,武汉市列入国家名录的“高龙”民俗艺术,据说也是她从京城里带来,由她亲手扎制而留传后世的。正如一首诗所称道的:“口衔齿举露峥嵘,疑似金麟耀夜空,黄妃绝技传故里,元夜热门送高龙。”这些叙说的真实性还有待考证,故事中洋溢的浓郁乡情却感人至深。
在众多历史人物传说中,以关于明清时期的一系列高官显宦的叙说最为精彩动人,如明代的吴阁老和四萧(萧良友、萧良誉、萧鸣甲、萧丁泰),清代的汪以淳、汪荣春、萧芝、窦宗惠、胡东谷、周秉礼、叶名琛等,他们多以清正廉洁而且造福乡里扬名于世,成为家乡的骄傲和士人楷模。这些人仕途终结后即归叶归根回乡定居,继续奉献于家乡建设,跻身于“乡贤”行列。他们的言行,至今依然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文化资源。
这些名人传说中,关于两广总督叶名琛的叙说引起了我的特别关注。他在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攻陷广州时被俘,随后又被送往印度加尔各答囚禁而死(一说是绝食而死)。清人薛福成在笔记小说中曾讥刺他在强敌入侵时奉行的“六不主义”即“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使其声名受损。本书据家乡父老留存记忆,称他为“民族强人”,讲述他不到40岁,即任广东巡抚随后又任两广总督。他实际上一直对列强采取强硬态度,第二次鸦片战争初期,也曾以小胜压制英军嚣张气焰,但腐败的清王朝却要他不要“轻启战端”,加之有内奸通敌,才遭致城陷被俘,惨死异国。
在武汉市采录的民间传说中,还讲到野蛮的英军,曾将被俘的叶名琛部下百般虐待,吞吃哑药后变成“人熊”在街头耍弄,他们见了中国人就眼泪汪汪,却不能开口讲话。
对于这段饱受屈辱的历史和有争议的人物,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第11卷有简要而中肯的评述。书中写道:
叶名琛忠实执行清廷“息兵为要”的方针,不事战守,十三日英法联军进攻广州城。都统来存,千总邓安邦等率兵顽强抵御,次日失守。叶名琛称俘,被解往印度加尔各答,咸丰九年(1859)死于囚所。
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完全归咎于叶名琛个人显然是舆论的偏颇,其家乡父老在追忆往事时同情他为国捐躯,称道他的爱国立场与民族气节。在历经百年沧桑巨变、已经在地球村扬眉吐气的中国人今天读来,不能不心潮激荡,激起无限感慨。
这里还想补写一笔,武汉市的叶开泰,就是叶名琛家族所创办并传承至今的中国著名四大中药店之一。它不仅药材地道,信誉好,还施药救人,医德高尚。药店将叶名琛对英国侵略者的深仇大恨和对祖国富强的热切期望作为店风店规一直传承至今。因而叶开泰这个中药业的老字号深受社会关注,近年被列入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中。这样,本书来自叶名琛家乡的故事传说也就显得更有价值了。
本书将采录编写的约150篇故事传说大体组合为神话传说,皇后、黄妃风范,战场风云,名人轶事,古镇沧桑等几个系列,它们既有着从大禹治水、三国争斗到抗日烽火、解放战争的历史纵向叙说,也有从秀丽山水、物产民俗到风土人情、世道变迁的横向扫描,可以说提供了一部关于黄陵矶纵横交织的小百科全书,不能不使读者深受吸引。
这里须加说明的是,本书虽标明为“民间故事传说集”,却并非按照《中国民间故事集成》那样的统一规范编成的民间口头文学作品选集。那样的书是每篇故事都要注明口述人、采录人及流传说地区等资料,将忠实于口述时的原生态包括它的口语风格作为写定文本之依据的,因而具有民间文艺学的科学研究价值。本书的素材虽主要来自民众口头传承,却并未严格按这一规范来写定,而是以较为灵活、生动的散文笔法将这些素材撰写成篇。它将民间故事传说和地方史志两种文体的写作特色相融合,在对地方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的叙说中,融进民间口头文学的鲜活生动趣味,构成雅俗共赏的鲜明特色。以《古镇传奇》作为书名是实至名归、富有雅俗共赏之魅力与价值的。我就是深受吸引的首位读者,谨以这篇序文作为它的开篇小引。
2016年清明节于华中师大桂子山校园
【注释】
[1]《古镇传奇——军山街民间故事传说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