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中韩日民族故事集中所选录的三篇狼外婆故事,其同中有异,各具民族特色的形态也令学人深感兴趣。

中国的狼外婆故事遍布全国,现存最早的一篇口述记录文本,是清人黄之隽的《虎媪传》,见于《广虞初新志》。其中的反面角色以虎和狼最为常见,《虎媪传》所述即老虎外婆故事。这次出版的中韩日故事集所选取的是出自四川的《熊家婆》,原载于《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四川卷》。它由两个孩子辨识真假外婆,随后姐姐用心计战胜假外婆的紧张惊险情节构成。其主题被公认为在于表现女孩子保护自己、识别伪善、战胜邪恶的机智勇敢。这一故事在中国南方格外流行,狼这个角色可以随意置换成虎、熊乃至野人等等,但它们均以人格化的动物形态出现,虽凶猛异常,最终还是敌不过既勇敢又聪明的小女孩。

韩国和日本的两篇故事《成为日月的兄妹》及《老天爷铁链子》,其同中之异,突出地表现为因渗透一定程度的神秘信仰成分使情节更繁复,内涵也更为深邃。韩国故事中兄妹俩被老虎逼迫得无路可走,只好祈求上天保佑:“天老爷啊,要让我们活着,就吊下一根好绳;要让我们死,就吊下一根烂绳吧!”这时天上立刻吊下一根好绳,兄妹俩抓住绳子立刻升天;后来又吊下一根绳子,老虎抓住朝上爬,结果绳子断掉让老虎摔死了。升天的兄妹变成日月,但妹妹不愿意夜间出门,他俩便换了位置。日本故事中的反面角色“山姥”,按小泽俊夫先生的解说,最先本来是住在山中的神,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把这种自然神作为神来信奉的信仰弱化、消失,其结果,女神变成了‘山姥’”。但毕竟在“山姥”身上,还笼罩着一层神秘信仰色彩,因而兄妹俩在无法战而胜之的紧急情况下,只得向天祈祷:“老天爷,请给我们放下条铁链子!”结果兄妹俩抓住铁链子上了天,“山姥”则抓住随后从天上吊下的一根糟绳子被摔死了。

日本东京都立大学的饭仓照平教授,20世纪80年代初期应邀来华中师范大学讲学,在《日本和中国的民间故事交流》的学术报告中就注意到日本和韩国狼外婆故事中从天上吊下铁链或绳索这一母题的一致性;而这一母题,早在20世纪50年代由孙剑冰采录的秦地女的口述故事《门墩墩、门挂挂、锅刷刷》中就出现过。秦地女原籍山东,后作为江湖卖艺者迁居内蒙古。据此,饭仓照平先生就推断说:“恐怕是中国的这类故事,在朝鲜变成了《日和月的故事》,再传到日本,就变成《天赐金锁链》的故事吧。”[6]这里笔者要略作补充。秦地女口述故事中,从天下吊下铁链和草绳的情节并非随意虚构,中国古代盛行“天人感应”之说,道教兴起后又大肆渲染天界的神圣性;关于天神护佑善良、福荫人间的信仰和观念深入人心,持久不衰。狼外婆故事中孩子们向天神或天空飞鸟祈求救助的情节就是由此构成的。可是在中国南方的狼外婆故事中这一母题已被淡化、消解,只是在局部地区还有所残存;想不到它却渗透到相邻国家的民间口头文学之中,在另一文化背景中得到彰显,透出新的意趣。

中国的《熊家婆》和韩日的同类型故事文本,在着力展现孩子们同邪恶势力抗争的勇敢心计和主动性上存在一定差异,但以相类同的基本情节来表达孩子们处于危急状态下的乐观主义精神却是完全一致的。小泽俊夫先生在解说中讲得好:“在民间故事中,故事的中途,作为主人公的孩子们往往经历了许多可怕的事情,可是最后,大多数情形下都会获救,得到幸福。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民间故事本来就是乐观地面向人生的。”“狼外婆”是一个世界性故事类型,情节大同小异的欧洲故事题为《小红帽》。西方心理分析学者认定,童话讲述的是关于祖母、母亲和女孩三代女性战胜男性(狼)的故事[7]。他们在故事中寻求性的象征,显然受着弗洛伊德泛性论学说的影响。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这一理解在东亚地区很难获得人们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