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宏硕著《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女性情爱世界》序[1]

陈宏硕著《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女性情爱世界》序 [1]

这部《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女性情爱世界》是陈宏硕多年研读中国古代诗词的心血结晶,有幸作为此书的第一个读者,我被它的内容和文笔所深深吸引。

中国是一个诗歌艺术传统极为深厚的国家,诗词中的那些名篇佳句,往往经历一两千年时光的磨洗,依然溢彩流光,脍炙人口,难怪许多有关古典诗词论析、鉴赏的书籍在读者中畅销不衰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女性情爱世界》在这一主题的书苑中又添了一朵新花。

本书以古代诗词中抒写男女情爱的优秀诗篇作为赏析对象,这个艺术领域虽然是人们所熟悉的,作者却有新的开拓,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

《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女性情爱世界》

第一,它不是对有关情爱的诗词名篇作面面俱到的解说,而是以女主人公形象为中心,着重剖析坠入爱河的女性的内心世界。

第二,它不是随意摘抄若干诗篇连缀成书,而是上溯《诗经》,下采明清民歌,立足于中国诗歌发展史的全过程,精选有代表性的名篇佳作,对中国古代女性情爱作系统的考察、研究。

第三,它对作品的赏析相当精细,不满足于使今天的青年读者能够读懂这些古代诗词,还以生动活泼的文笔描摹出女主人公复杂微妙、美好深沉的情爱心态,并以社会学、心理学、诗学的眼光对这些作品加以评说,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领会中国古代诗词之美,古代女性情爱之美。

第四,它是经长期积累而成书的。陈宏硕是我在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读书时的同窗,在1956年全国“向科学进军”的热潮中,他就开始潜心研读中国古典诗词,立志在学术上作出自己的奉献。近四十年在中学和大学任教,历经风风雨雨却未改初衷,许多优秀诗篇背诵如流。他编撰过几种书,这部书是最充分地体现了他的学术积累和文学素养的成果。本书虽以较为通俗的方式写成,它的分量却是时下流行的那些临时拼凑而成的媚俗之作所无法比拟的。

书中精彩的地方很多,下面试举数例。

作者列举了《诗经》中一系列抒写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代表作之后,感到诗篇中的女性追求爱情大都很大胆、主动、热烈,而男子的形象却是傻乎乎的,这种女强男弱的情态是怎样造成的?本书认为应联系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来理解。当时中国的奴隶制社会开始解体,封建主义的社会制度和道德伦理还没有完全确立,一般民间男女择偶比较自由,女性形象便特别显得富于光彩,《诗经》代表了中国情诗的第一个黄金时代。汉以后,封建主义的统治日益严酷,冲破封建礼教的桎梏而相爱便成为情诗中最动人的篇章了。作者以历史唯物主义眼光考察人们爱情婚姻生活所作出的论断是中肯的。这不禁使我联想起自己1980年代之初前往广西壮族、瑶族地区考察所见的情景,在著名的三月三“歌圩”上,青年男女互相唱和表达情爱,女的一个个都像刘三姐那样泼辣大胆,而小伙子竟然羞答答地用纸扇半遮面孔,这不就是《诗经》时代的遗风吗?这些事实正好印证了本书的有关论断。

书中对汉乐府《上邪》一诗的评析给人留下了很深印象:

“上邪”(天哪)!这是爱情受挫后一声震天撼地的失望喊叫。“我欲”两句是少女失恋后再次向情人表示心迹——与君相知至死不变。接下去便是一气贯注的誓言:山平了,江水枯了,冬天轰隆隆打雷,夏日里纷纷扬雪,天和地都合在一起,到那时候,我才跟你断绝恩爱!如飞泉直下,如火山爆发,如一浪高似一浪的狂波巨澜,把少女忠贞不渝、坚如磐石的爱心一泻无余。读来使人回肠荡气,掩卷叹息。

这使我联想到一代伟人毛泽东要儿媳邵华读《上邪》的事。邵华和毛岸青结婚后,也有相处不怎么和谐、情绪波动的时候,毛泽东写信给她,特别提起“《上邪》一篇,要多读”。邵华深为《上邪》一诗中女性坚贞不渝的爱情所感动,“不久,她的开朗豁达的性格恢复了,对岸青更加关心,更加体贴了”[2]。这个动人的小故事表明了中国古代诗词的巨大生命力,也表明本书作者对古代诗词的卓越鉴赏力。

本书在揭示这首诗的艺术表现特征时说:“列举一系列不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起誓以示爱情的忠贞,在古今中外的诗歌中屡见不鲜。”书中找了敦煌曲子词《菩萨蛮》和英国著名诗人奥顿的《有一个傍晚我离开了家》为例。近现代民间歌谣中这类作品也很常见,如下面这首安徽情歌:“长江里面长河藕,风吹石磙满江游,黄鳝长鳞蚊长角,铁树开花郎才丢。”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本书作者立论的坚实。

本书赏析的篇目中有不少是民间情歌,作为一个民间文学研究者的我,读来自然倍感亲切。本书作者对有关作品的思想与艺术特色的评析也是颇为精当的,如书中提道:“明代情歌具有热烈奔放、想象丰富的特点,连女子相思的苦情也写得淋漓酣畅。”他以《挂枝儿》里的《喷嚏》为例:“对妆台忽然间打个喷嚏,想是有情哥思量我寄个信儿。难道他思量我刚刚一次?自从别了你,泪珠垂;似我这等把你思量也,想你的喷嚏常似雨。”打喷嚏,本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但在不同国家民族的民俗文化中却有不同涵义。我国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曾撰有《说“喷嚏”》[3]一文加以考证。中国民俗以打喷嚏为亲人思念的感应,至今如此。因此在民歌和民间故事中便常常借打喷嚏来生发情节,表达男女情爱,风格幽默诙谐而富有民间生活情趣,《挂枝儿》中的《喷嚏》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本书作者特别挑中这一首加以赏析,是颇有见地的。

总之,《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女性情爱世界》是一部内容厚实、别开生面的书,它打开了欣赏中国古典诗词的一个新的窗口,不论是对普通读者还是文化人,它都将是一本读来既有趣也有益的文艺性、知识性读物,也是一项有价值的学术成果。

1994年9月10日

【注释】

[1]陈宏硕:《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女性情爱世界》,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

[2]见《领袖遗族:共和国新生代纪实》,北京:团结出版社,1993年,第19页。

[3]见《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