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光正主编《八仙文化与八仙文学的现代阐释——二十世纪国际八仙论丛》序[1]
吴光正博士几年来执着而精细地研究中国八仙故事,卓有成效。除撰写成《八仙故事系统考论》这部学术专著外,还将广泛搜罗的海内外学人对八仙的论考辑成《八仙文化与八仙文学的现代阐释——二十世纪国际八仙论丛》一书出版以飨读者。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的兴趣本来一直放在中国民间故事上面。1980年代转向跨国跨民族和跨学科的比较故事学研究,感到探寻中国民间故事和中国民间文学的文化根底不能不牵涉道教,于是在我国道教学者李养正等诸位先生的导引下,迈步跨进这个“众妙之门”。几年下来,小有收获,便将自己的心得撰写成《道教与中国民间文学》的小书,于1990年交付海峡对岸的文津出版社,作为“中国道教文化丛书”的首册问世。正是在这期间,我搜求到多种流传于中国各族民众口头文学中的八仙故事,结识了中国神仙世界中的这个特殊群体。近年来,为全面梳理中国民间故事的发展脉络,我又做起佛经故事研究来,在结识如来、观音等另一个系列的超凡形象过程中,对中国八仙形象的特质与价值似乎有了进一步的领悟。我以为道教八仙这个仙人群体的强旺生命力,是基于以下几点造成的。他们各自拥有鲜明的个性,又常常聚会在一起演出一场又一场活泼的闹剧;他们神通广大,无所不能,性格中含蕴着充沛的乐观主义与理想主义,却又混迹市井,不仅在外貌而且在生活情趣上贴近凡夫俗子,给人以无比亲切之感;在以惊世骇俗神奇法术济困扶贫、满足民众祈福消灾美好心愿的同时,又常常以超脱凡俗的金玉良言给人以高远的人生启迪。这样,八仙形象就既虚无又实在,不但是中国各族民众崇敬的偶像,而且是生活在他们中间的良师益友了。
《八仙文化与八仙文学的现代阐释——二十世纪国际八仙论丛》
我在1987年写过一篇《道教和神仙》(《文史知识》1987年第5期)的小文章,对神仙学说的民族文化根源作过一点探讨,其中讲道:“道教神仙说就是以早期道家哲学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神秘主义思想。它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上进行观察思索,富有探索奇异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渴望超脱现实,把握支配宇宙万物的隐秘力量,最大限度地享受人生欢乐,获得变化创造的自由。神仙说意味着人的思维和想象向广大空间的大胆飞跃,意味着对人的潜在能力的无限信心,经过两三千年的积淀,它已成为我们民族文化心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完全可以吸取其中的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我对八仙的感知在很大程度上是从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所展现的八仙形象中得来的,其认识的局限性不言而喻。现在,经过吴光正博士的广采博取与精细编排,这部国际性的《八仙论丛》终于问世了,我们从这部书里,不仅可以看到八仙形象在世界各地的广泛影响,还可以看到各国学人考察论析中国神仙这一特异文化现象的不同文化视角。可以说,这部《八仙论丛》的问世,有如将一台文化盛宴呈现在我们面前,它必将受到中国学人的欢迎,也必将对我们的学术研究大有裨益!
2007年1月20日
【注释】
[1]吴光正主编:《八仙文化与八仙文学的现代阐释——二十世纪国际八仙论丛》,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