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英雄——湖北三国传说选》序[1]
汉末魏、蜀、吴三国争雄,留下了许多震撼人心的历史故事。明代成书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以高超的叙事艺术演绎三国故事,使相关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广传于世,达到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地步。在《三国演义》一百二十回中,涉及湖北的就有七十多回,从诸葛亮隐居襄阳隆中,到刘备借荆州;从蒲圻赤壁大战,到夷陵火烧连营;从张飞在当阳长坂坡尽显神威,到关公败走麦城……三国英雄和湖北的壮丽山川相映生辉,光耀千古。三国故事覆盖湖北全境,流传极广,使湖北人民备感亲切。这本《千古英雄——湖北三国传说选》就是由湖北各地丰富多彩的三国传说选编而成的。
《千古英雄——湖北三国传说选》
我们选编的这58篇传说,按它们叙说的中心人物来看,刘备、诸葛亮、关羽、孙权和周瑜的故事较多,由此便自然地形成几个系列。从襄阳到荆州,从宜昌当阳到咸宁蒲圻的湖北居民,将这些英雄好汉的历史伟绩和本地的风土人情融合在一起,展开有趣的叙说,赞美他们在龙争虎斗中出奇制胜的谋略和超凡品格。这些历史故事虽然发生在公元2—3世纪的一百年间,但由于它们早已深深融入当地风土人情之中,不仅存活于口头文学中,而且依托相关的地名、习俗、建筑等有形遗产为大众所津津乐道,因而具有历经岁月而不朽的巨大生命力。
这里需要略加说明的是,作为口头传说体裁,虽有某些历史记载和实际遗存事物作为依托,却往往是有虚有实、虚实参半的,并非信史。出自不同地区、不同讲述者之口的故事也常常不甚相同。还有出自鄂东的“反三国故事”,是口头文学家有意识地同小说《三国演义》唱反调,例如将“刘备三请诸葛亮”改编为“曹操三请诸葛亮”,一反“尊刘贬曹”的基调,另编故事,借以显示自己编书、说书的民间智慧,显得别具一格。民间口头传说自有其艺术魅力与价值,我们不宜用历史教科书的标准来苛求它。
这本传说选是从二三十种湖北故事传说集中摘选特色篇目编辑而成的。它们有的采录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有的采录于90年代直至近几年,是一份积累丰厚的民间文化财富。参与搜集整理这些故事的成员有:郑浩、陈文道、黄耕、尹全生、周扬帆、朱振汉、鲍传华、宋祖立、徐茂阶、冯金平、谢忠告、郑伯成、韩进林等。在这些故事即将成书并走进“农家书屋”之际,编者谨向这些故事的传承人——讲述者和搜集整理者一并致以真诚的谢意。
《三国演义》被文化界认为是一部拥有“百科全书”魅力与价值的奇书,虽是历史小说,却与现代文化息息相通,希望这本从三国事迹中演化而出、同时汲取其艺术滋养的湖北三国传说故事,会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成为一朵鲜活绚丽的山野奇葩。
2010年1月
【注释】
[1]刘守华、陈建宪主编:《千古英雄——湖北三国传说选》,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