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发刚、谭笑著《鄂西土家族传统文化概观》序[1]

田发刚、谭笑著《鄂西土家族传统文化概观》序 [1]

田发刚、谭笑著述的这部《鄂西土家族传统文化概观》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今天终于和读者见面了,这是民族文化研究的一项值得称道的成果。

由56个民族构成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民族大家庭。费孝通先生近年提出“多元一体格局”,科学地概括了中华历史及其文化的基本特征。“一体”指中华民族这个实体,“多元”指56个兄弟民族。多元一体或多元中的统一,统一中的多元,这一对矛盾主导着中华民族的现实格局和历史进程,它也是我们研究中华历史文化的一把钥匙(参见费孝通主编的《中华民族研究的新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湖北居民构成以汉族为主体,少数民族人口最多、居住最集中的是土家族,他们聚居在鄂西山区,人口接近200万人,占全国土家族总人口的三分之一。长阳县境内的武落钟离山,就是土家人远祖廪君建立部落联盟的发祥地,可以说清江流域是土家族历史文化的一段起根发苗之地。因而研究鄂西地区土家族的传统文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鄂西土家族传统文化概观》

本书由田发刚、谭笑用多年心血撰写而成。他们挤出休闲时间,除利用自己在本民族地区生活工作中积累的第一手材料外,还查阅了上百万字的书面资料,反复研讨,三易其稿,才完成这部专著。

“文化”一词,现有广义与狭义的不同用法。国际学术界通常使用文化人类学的“大文化”概念,除精神文化外,还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民俗文化等层面也包括在内。本书概述的鄂西土家族传统文化,是力图以“大文化”作为框架,在23章70多节文字里,评述了鄂西土家族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这部以开阔视野全面展示为特点的土家族传统文化的专著出版,定会受到文化界和广大读者的欢迎。

在我多年的学术生涯中,不止一次为鄂西土家族历史文化焕发的光彩所深深吸引。我曾访问珠江口的虎门炮台,凭吊在抗英战争中壮烈殉国的鄂西土家族英雄陈连升父子,为他们的崇高气节所感奋而流下热泪。土家族不只是一个勇武强悍的民族,也以注重文化教养而著称于世,至今在利川市境内的一处土家族古寨居民住宅的墙壁上,仍留着石刻的“训子格言”:“试看那读书的千人景仰,不读书的一世无知;读书的如金如玉,不读书的如土如泥。”由此,我们对土家族中诗人作家辈出,子弟勤学成风,也就不会感到奇怪了。

我接触较多的土家族民间口头文学和民间艺术,如五句子情歌、哭嫁歌、傩堂戏、摆手舞、传说故事,等等,更以刚健清新、多姿多彩受到国内外文化界的赞赏。1997年3月,我带领几个年轻人前往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采风,有幸接触到78岁的孙家香老婆婆如山泉喷涌一般讲出的优美故事。她把一个一个的“老巴子”(老虎)描述得那样威猛神奇而又和美可亲,既保留着土家族古老的虎图腾崇拜的民族心理,又折射出“虎虎有生气”的土家儿女的精神气质。她凭借自己超人的记忆力讲述了300多则各式各样的民间故事。其中许多故事的主干情节和通行文本相一致,显然是各民族口头文学相互交流影响的结果;然而孙家香的故事又同中有异,将土家族特有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心态融化在故事中,使之民族化、乡土化,别有一番动人情趣。如《包白菜姑娘》讲述三位向土司抗婚的土家少女的故事,叙述中借用了民间童话中女主人公灵魂不灭、化身复仇的情节,最后说她们将父母安葬,打好石碑之后,从花轿里走出来化身为墓碑上的三棵包白菜,永远在家乡陪伴老人,使土司家操办的婚事落得一场空。这就是从土家族特有的风土人情中生发而出的,既饱含爱憎又不乏新奇美妙的艺术构想。

作为一个在内地同其他民族交错杂居的少数民族,既有开放而宽容的胸怀,善于吸收其他兄弟民族的先进文化,又能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独特而优良的素质,这是极为难得的。难怪有些民族学家视之为“奇迹”而大加称道了。

在传统文化研究课题上,美国学者E.希尔斯所著的《论传统》(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颇值得一读。该书一方面肯定了传统存在的重要价值,认为传统是一个社会的文化遗产,它使代与代之间,一个历史阶段与另一个历史阶段之间保持了某种连续性和同一性,构成了一个社会创造与再创造自己的文化密码,并且给人类生存带来了秩序和意义。所以完全抛弃传统对任何社会都是不可思议的事。他同时又指出,传统总是不断变迁和发展的。即使一种传统深得人心,它也会因为它与之发生关系的环境起了变化而必须被改变。对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都应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加以分析鉴别,吐故纳新,推陈出新。而正是因为《鄂西土家族传统文化概观》一书的作者准确地把握了这一点,全书向读者展示的土家族传统文化和整体性、特殊性以及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融对土家文化的影响,都足以证明土家族及其文化都是很有个性的,并认识到研究它的特殊意义。

关于土家族历史文化的研究在我国还刚刚起步,本书和已经问世的其他相关论著,内容上不尽完备是在所难免的。我国经过多年努力,对有关民族分别进行了专门研究,在蒙古学、藏学、满学、彝学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我相信,在一批热爱土家族历史文化的中青年学人坚持不懈地耕耘下,民族学园地的土家学也将有引人注目的迅猛进展!

1998年4月

【注释】

[1]田发刚、谭笑:《鄂西土家族传统文化概观》,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