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佛教《禅宗祖师传说》序[1]

黄梅佛教《禅宗祖师传说》序 [1]

“黄梅佛教禅宗祖师传说”,是湖北省列入国家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以其文化意蕴深邃和叙说生动而广受称道。我是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黄梅听作家周濯街给我口述五祖、六祖的传奇故事而深受吸引的。现在由潘百佳先生主编的这部《禅宗祖师传说》即将付梓问世,作为参与此项非遗评审与推荐的湖北省专家组成员能以第一读者身份写作序文,可以说是与佛学结缘的一件幸事。

中国固有的道教和自汉代从印度传入的佛教,是对中国历史文化有着深远影响的传统宗教,而佛教中又以禅宗的影响最为显达。任继愈先生主编的《宗教词典》称,禅宗因主张用禅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习而得名。又自称“传佛心印”,以觉悟所称众生未有之佛性为宗旨。传说创始人为菩提达摩,下传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之后而分成北宗神秀、南宗慧能。北宗主张“渐修”,南宗主张“顿悟”。后来慧能的南宗取代北宗,成为中国禅宗的主流,因而慧能是中国禅宗的实际创始人,经门人将其为大众说法整理而成的《坛经》是其传世经典。禅宗被佛教学者认为是“最为典型的中国化的佛教宗派”,不仅兴盛于唐,而且早在唐宋时期就传至日本、韩国,远播海外。

《鄂东民间文化》创刊号

黄梅是禅宗四祖、五祖的发祥地,据传唐武德年间,四祖道信(580—651)就在黄梅西山双峰山创立幽居寺(正德寺)卓锡传法;随后又有生于黄梅的五祖弘忍(601—675)于唐咸丰年间在相距30华里的东山借山造寺,大兴禅业,众望所归。由此黄梅的四祖寺、五祖寺就被誉为禅宗乃至中国佛教的“天下祖庭”而著称于世了。

随着佛教文化的广泛深入传播,有关禅宗四祖、五祖及其师徒修行、传法、济世的传说,以及被染上佛光圣迹的风土人情的传说便众口传诵,成为一项宝贵的口头文学遗产。

这些口头传说或来自山野乡民,或来自寺庙僧人,既富有贴近日常生活的民间文学特色,又渗透着一定程度的禅学意趣,兼容世俗性和宗教性的奇拙特色。

对四祖、五祖这几位“祖师菩萨”,人们在称颂其功业时,常常大胆驰骋幻想加以神化,如四祖同鲁班打赌,四祖夜间从西天如来佛那里借来高塔一截落地成为郑公塔,鲁班建塔却只备足了材料尚未动工,只得认输。又如说五祖向人借山建寺,说的是“借一袈裟之地”,可是他抖开手里的袈裟,在空中盘旋,如同一把撑开的大伞把整个凤凰山都罩住了,由此建成东山五祖寺。这一神奇幻想情节也见于武当山道教祖师张三丰的传说中。再如民众朝山拜佛有给寺庙献香油的习俗,《清油港》这篇就由此构造出一则美妙传说,讲五祖弘忍将四祖道信给他的一瓶清油倒在洪水漫溢的太白湖里,于是油花四散,洪水消退,还变得清澈见底,从此改名叫“清油港”直到如今。借用神话和神奇幻想故事的母题及叙事手法,对佛道人物的神奇不凡作夸张性的叙述,成为这些禅宗传说故事的诱人特色,也显露出它的民间文学魅力。更引起我们兴味的是它们在故事叙说中所透出的禅学意趣,如《禅不在坐》《风动幡动》等篇,特别是关于五祖传六祖的那几篇传说,慧能从遥远的岭南来黄梅参拜五祖弘忍学法,五祖开始只安排他在寺内舂米打杂,因身体瘦弱,他不得不在腰间系一石块以增加重量。实际上他也在潜心研习禅学。后弘忍令众弟子各制一偈以考见其学识便于传授衣钵,首座弟子神秀的偈语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赢得一片赞叹。慧能也随即口述一偈语,请人书写后张贴出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的“空无观”讲得十分透彻,大受弘忍赏识,于是弘忍半夜密授衣钵,指示他立即离开黄梅这争夺宝座的是非之地,经十多年惨淡经营,终于创立了后来声名显赫的禅宗南宗。

关于禅宗的卓异特色,一部佛学新著有如下评述:

弘忍继承并发展了道信倡导的山林佛教特色,在黄梅东山聚徒定居,弘法开禅,生产自给,大启法门。他将禅的修行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将修禅与日常生活打成一片,从而使达摩至道信以来随性自在修行观具体落实到了实际的禅行生活中去,确定了中国禅宗的禅学思想、组织形式和修行风格,东土五祖的传法世系也于弘忍基本成立。禅宗经道信初创而于弘忍时正式形成[2]

来自黄梅地方的众多口头传说,鲜活生动地演绎了中国佛教禅宗的历史风貌。虽属宗教性的史迹且染有浓重的宗教意味,又十分贴近地方风土人情与民众的日常生活。“空无”“渐修”“顿悟”等佛教义理对现代民众固然显得陌生难解,可是这些祖师摒弃世俗贪欲,热心救世济人以及在传法授徒中不拘一格选贤任能等精神风貌实为中华传统文化之精粹所在,值得我们今天认真吸取借鉴,亟待我们将它作为一项闪耀着奇光异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保护。

笔者半个世纪以来沉醉于中国民间口头文学的搜求研讨之中,深感大众佛道信仰活动对民间口头文学作品的深远影响,在《中国民间故事史》成书之后,便又撰写了《道教与中国民间文学》及《佛经故事与中国民间故事演变》两书与之配套联结。前几年拜谒五祖寺和这次捧读《黄梅佛教禅宗祖师传说》给了我与佛学结缘的宝贵机遇。鄂西北的武当道教圣地和鄂东黄梅的佛教禅宗祖师传说,在荆楚大地上东西辉映,双峰对峙,中华传统文化的巨流浩荡奔涌,不能不使我们倍感自豪!

2016年8月14日

【注释】

[1]刊于《鄂东民间文化》2017年第1期(创刊号)。又收入潘百佳主编:《禅宗祖师传说》,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

[2]洪修平:《国学举要佛卷》,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第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