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阮章竞由农村进入城市。1955年写成童话诗《金色的海螺》。它在1980年举办的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学创作评奖中,被授予一等奖,成为一部可与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相媲美的我国童话叙事诗的杰作。
这部长诗取材于我国各地广泛流传的“田螺姑娘”这个古老而优美的民间童话故事,以渔家少年和海螺姑娘坚贞不渝的爱情为线索,来展开曲折动人的故事,抒写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
民间流传的“田螺姑娘”,是一个将劳动人民的实际生活与浪漫主义的奇丽幻想巧妙融合的故事。由于黑暗残酷的封建社会制度极力扼杀青年男女的美好爱情,因此人们幻想劳动生活中经常接触的草木虫鱼能化身为美好的女性,主动给他们带来幸福的爱情和丰裕的生活。但“好事多磨难”,“田螺姑娘”的各种异文尽管情节千差万别,其中主人公的思想性格都是在这些斗争和考验中焕发出光彩。《海螺》诗的作者充分把握了这个故事的精髓,并结合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完美地再现了它的内容。诗人没有去细腻地描绘他俩的爱情生活,而是把爱情写得像少男少女之间的友谊那样单纯明朗;也没有着力渲染那些神奇的情节和场面,而是以热烈深沉的感情歌唱少年不为狂风恶浪所屈,不为金银财宝所动,也不为其他美丽仙女所惑的崇高品质和坚强意志。
什么风险我都不怕,什么苦头我都能忍受。
不管你跑到哪块天边,我也要陪伴在你的左右。
你要夺走我的海螺,我要把大海倒吊起来!
不还我海螺,我要把水晶宫砸成小块块!
诗中对海神娘娘的描写,在20世纪60年代,曾被一些人指责为抹杀了阶级斗争。民间口头传诵的原故事中,叙述这一对男女主人公反对外来的迫害,曾分别采用两种母题,一是“抗争母题”,即由拥有神奇魔法的女主人公出面,来惩罚企图抢亲的财主、县官或皇帝等人,以突出展现女主人公的不屈抗争和智慧;另一种形式就是像《海螺》诗这样,由男主人公出面,战胜女方父母安排的种种考验,实现美满的结合。这就是在民间故事中十分普遍的“考验母题”。它侧重于赞扬男主人公的高尚品质,其艺术构思也十分精美。这两种形式都是以幻想的形象和情节,象征性地将现实生活的逻辑和民众意愿融为一体,不像一般文学作品那样,直接描绘现实生活的面貌。这是童话艺术的特征。《海螺》借少年排除各种艰险和诱惑,最后赢得海神娘娘的赞许:
你赢了,你赢了,赞美你的大胆和坚定,赞美你对海螺的真诚。你赢得了我女儿的爱情!
长诗很好地运用童话的象征手法,不仅歌颂了少年不为威武所屈的勇敢大胆,还歌颂了他不为金钱和美色所惑的坚贞。这一情节能够更充分地揭示主人公心灵的美,具有更广泛的概括意义,也更适合于童话叙事诗的要求。在这里,正表现出诗人对这个民间童话的内容与形式的深刻理解,显示出他利用民间文学素材进行再创作的卓越才能。诗人在给笔者的信中,曾提及他是看到中国革命取得历史性胜利,干部进城后喜新厌旧,换妻成风,无端造成许多寡妇孤儿,他是被这一社会邪恶激起的义愤所强烈驱使才写成《海螺》一诗的。由此,我们便不难理解诗人笔下的古老童话为何那样贴近现实,渗透其间的诗人的爱憎情感为何那样真挚强烈了。
《海螺》诗淳朴动人的主题和优美的艺术形式得到了高度的统一。它既有迷人的幻想,又巧妙地将诗人记忆中在南海之滨度过的童年生活的鲜明情景编进故事,使幻想与现实有机结合,构成绚丽多彩的图画。它的情节极为单纯,却用两个“三段式”结构构成曲折波澜,并采取与之相应的三度反复,以高度集中的手法,揭示主人公的性格特征,抒写出深沉浑厚的爱憎情感。全诗500行,一气呵成,既单纯明快,又含蓄耐读。童话这种体裁,本来就饱含着诗意;诗人以诗的形式、诗的语言来叙述这个优美的民间童话故事,就更显得诗意盎然,沁人心脾了。
这里还应当特别提出,诗人通过写作《金色的海螺》在诗歌形式上作了极有意义的探索。
关于新诗形式问题,建国以来曾展开过几次讨论。1953、1954年,我国著名诗人和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连续发表文章,倡导建立“现代格律诗”,其特征是:以有规律的顿来造成节奏,有规律的押韵,不讲究字数的整齐,只要求顿数的规律化。它同我国古典诗歌和民歌在形式上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每行收尾不要基本上是三个字的句法和调子,而基本上是两个字的词或短语[2]。诗的形式应当随着生活内容和语言的发展而变化,建立现代格律诗的主张就是为了使我国的新诗能更好地反映现代生活和适应现代口语的特点而提出来的。何其芳的主张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遭到人们的种种误解和责难,实际上它反映了诗歌艺术发展的客观趋势。《金色的海螺》就是按照现代格律诗的要求来解决诗歌形式问题的一次成功的尝试,一个出色的成果。它在诗体上的新探索,是一眼就可以看出的。
美丽的——姑娘——轻轻地——微笑
柔和地——闪动那——明亮的——眼光
慢慢地——理着那——阳光似的——头发
说话像——淙淙的——泉水——流淌
我家——住在——大海的——那边
父亲——姓海——我叫——海螺
我愿意——跟你——做个——朋友
能天天——跟你——学唱——好歌
每行四顿,不追求字数的整齐划一,而是以诗顿的有规律的安排来造成鲜明的节奏感;间行押韵,每行均以二字顿收尾,完全达到了现代格律诗的要求,有别于用一字顿或三字顿收尾的整齐的五、七言体,是一种吟唱的调子。《金色的海螺》则是一种叙说的调子。由于它突破了要求字数整齐划一及用单字收尾的限制(现代汉语中由两个以上的字组成的词居多数),因此更便于在诗里吸收现代口语。这种大胆创造,使它具有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既像老祖母讲故事那样平易朴实,又饱含诗的韵味,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