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牌股票的估值方法

四、停牌股票的估值方法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基金估值工作小组发布的《关于停牌股票估值的参考方法》,对停牌股票提供了四种可供参考的估值方法:指数收益法、可比公司法、市场价格模型法、估值模型法。

(一)指数收益法

使用指数收益法对停牌股票进行估值,可以分为如下两个步骤:①以估值日公开发布的相应行业指数的日收益率作为该股票的收益率;②根据收益率计算该股票当日的公允价值。

优劣势:指数收益法的估值方法相对公允,同一个行业有近似的属性,能反映市场和行业的变化;因为有公开数据且容易表述,所以操作上比较简单,有利于剔除系统风险对个股的影响。但是每个公司情况千差万别,行业指数不能代表每个公司的情况,且市场上的行业划分标准尚不统一,因此公司本身自有的风险可能无法得以反映。

(二)可比公司法

使用可比公司法对停牌股票进行估值,可以分为如下三个步骤:①选出与该股票上市公司可比的其他可以取得合理市场价格的公司;②以估值日可比公司的股票平均收益率作为该股票的收益率;③以该收益率计算该股票当日的公允价值。

优劣势:可比公司法的估值方法相对公允,估值相似性高。但是有些股票可能找不到可比公司,找到的可比公司与停牌股票有各种不同之处,需要采取各种参数进行修正,涉及主观因素较多,计算较复杂。

(三)市场价格模型法

市场价格模型法主要是利用历史上股票价格和市场指数的相关性,根据指数的变动近似推断出股票价格的变动。使用市场价格模型法对停牌股票进行估值,可以分为如下三个步骤:①根据历史数据计算该股票价格与某个市场指数或行业指数的相关性指标;②根据相关性指标和指数收益率,计算该股票的日收益率;③根据该收益率计算该股票当日的公允价值。

优劣势:市场价格模型法与指数收益法相比,该方法考虑了上市公司过去自身的特点。但是BETA值计算期间的选择不好确定,仅考虑了停牌前的特点,没有很好地反映停牌期间公司的变化。

(四)估值模型法

估值模型法可以分为三种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现金流折现法、市盈率法。

1.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基本公式:E(ri)=rf+βim[E(rm)-rf]

其中:E(ri)是资产i 的预期回报率;rf 是无风险利率;βim 是[Beta系数],即资产i 的系统性风险;E(rm)是市场m的预期市场回报率;E(rm)-rf 是市场风险溢价,即预期市场回报率与无风险回报率之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侧重于理论研究,实际应用性较差,通常资产定价的应用层面不予采用。

2.现金流折现法

现金流折现估值模型是将资产的未来所能产生的自由现金流根据特定的折现率计算出该项资产的现值。现金流折现估值模型所依据的参数确定,涉及的主观判断较高,因此不同公司的结果可能差异较大,因此不倾向于单独使用,可以作为辅助模型参考使用。

3.市盈率法

市盈率是指每股市价和每股净利润的比率,市盈率估值模型与市场实际情况结合较为紧密,所用参数涉及主观判断程度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