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帝内经》角度探索虚火崩漏
《黄帝内经》专论妇科方面的资料虽占比重不大,但对中医妇科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一定的奠基作用。在生理特点方面,《黄帝内经》称女子胞宫为“奇恒之腑”,主司经、孕、产、乳、带功能。月经这一女性的特殊生理现象也是因为有胞宫这一器官,因此胞宫是月经形成的重要器官。月经的产生,是肾气、天癸、冲任、脏腑、气血协调作用于女子胞,使之定期藏泻。女子在生殖功能成熟过程中,五脏协调、肾气充盛、天癸成熟、任脉气通、冲脉盈满,即开始月经来潮并有孕育的可能。早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即指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说明肾气盛衰导致的天癸至竭、冲任的通盛虚衰与月经的潮止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而月经是由胞宫储藏和排泄的。家本先生根据此理论强调了肾、天癸、冲任、胞宫与月经产生的密切关系。《素问·阴阳别论》曰:“阴搏阳别,谓之有子。”《素问·腹中论》也曾指出:“何以知怀子之且生也?岐伯曰:身有病而无邪脉也。”病理特点方面,《素问·阴阳别论》载:“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指出脏腑失调、情志失常为妇女病理变化产生的内在因素。
崩漏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先贤每以血热、气滞、血瘀、脾虚、肾虚等论治。《素问·五脏别论》载:女子胞“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而胞宫应藏但反泻者,此崩漏之所由作也。《素问·生气通天论》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决。”阴阳之气,互根而生,今阴气虚而阳气盛,则经血妄行而为血崩。崩漏为病,虽为虚、实、寒、热等不同证候,究以热证为多。家本先生熟读《黄帝内经》,从《素问·阴阳别论》“阴虚阳搏,谓之崩”经文中得到启发,从而对崩漏诊治引发新的思路与探索,经过长期临床发现崩漏亦可由“虚火”所致,逐渐形成虚火致崩的学术思想。家本先生将所悟撰写成《虚火崩漏初探》发表在《辽宁中医杂志》(1984年3期),后收载《中日青年中医论文选》中,此文在1982年“四川省中医学术会议”上做大会交流,受到与会国医大师刘敏如教授的好评。家本先生认为,崩漏多因素体阴虚,先天禀赋不足,或化源不足,脾虚不能运化水谷以生阴血,或房劳过度、生育过多,耗伤阴血,或五志化火,真阴亏耗,或温邪久羁,营阴耗伤等,均可导致肾阴虚;因肾水不足,水不涵木,致肝阴不足,肝阳偏亢,藏血失职,或肾水不足,水不济火,致心火独亢,血热妄行,均可扰动冲任,冲任不固,而致“虚火崩漏”(详见图2-1)。其症见:阴道出血如注,或淋漓不净,色红质稠,阴道灼热,心烦易怒,咽干口苦,手足心热,两颧发赤,舌红绛苔少,脉细数等。若见此脉证,仅用血热、气滞、血瘀、脾虚、肾虚等证型的辨证论治方药,往往疗效不佳。为了深入领会《素问·阴阳别论》“阴虚阳搏,谓之崩”的经义,家本先生多方研读历代医家的语译、注释,如李东垣曰:“妇人血崩是肾水阴虚,不能镇守胞络相火,故血走而崩也。”肾阴虚损,则水不涵木,以致肝阴不足、肝阳偏亢,致使肝失藏血之职;或肾阴虚损,水不济火,心火亢盛,以致血热妄行,均可扰动冲任,致冲任不固,而成虚火崩漏。《诸病源候论》曰:“崩下者脏腑受损,冲任两脉俱虚;漏下者,伤气血,冲任两脉受损故也。冲为血海,任主胞宫,两脉与月经关系密切。若有损伤,势必导致经血失制而成崩漏。”冲任两脉皆起于胞中,而胞脉系于肾,所以有肾为“冲任之本,经血之源”之说,可见肾与崩漏关系甚为密切。如《沈氏女科辑要笺正》曰:“崩中一证,因火者多,因寒者少,然即使是火,亦是虚火,非实火可比。”
家本先生认为:阴气内虚,不与阳和,阳气搏击,阳搏于内,则阴虚阳盛,故形成虚火崩漏。

图2-1 虚火崩漏证的病因病机
既然“虚火崩漏”辨证的假想成立,就应根据此证型论治,如何立法、选方呢?若大出血时,应宗《医宗金鉴》“若去血过多,则热随血去,当以补为主”。此刻“塞流”又为当务之急,不可缓急不分。其根据虚火崩漏证型系肾水不足所致,其开泄过度系因虚火,故阴虚是“本”,火热是“标”。所以其治法应以滋补阴血为主,以治其本;佐清热之品,以治其标。正如《傅青主女科》曰:“不用补阴之药,则虚火易于冲击,恐随止随发。”家本先生拟滋阴降火为法,创制“滋水清火止崩汤”。方药组成:生地黄20g,山茱萸10g,山药30g,女贞子20g,旱莲草20g,牡丹皮10g,黄柏10g,知母15g,白芍15g,地锦草15g,地骨皮15g,地榆15g,茜草10g。本方用生地黄、山茱萸、山药、女贞子、旱莲草滋补肾水(肝阴),达“壮水之主”之意;以知母、黄柏、牡丹皮清泻虚火,而保真阴;配白芍养血敛阴;地锦草、茜草寓止血于活血之中。诸药合用,滋水而不腻,清火而不伤阴,敛血而不留瘀,实有滋水清火止崩之功,对虚火崩漏有“澄源”“复旧”之效,故名曰“滋水清火止崩汤”。家本先生曾用此方加减,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568例,痊愈率91.54%,总有效率94.71%。此项成果传授弟子临床运用,均获得满意的疗效,并由陈晓霞、郑祥本撰“郑家本拟滋水清火止崩汤治疗血崩经验”一文发表在《中国中医急症》(1999年8期)上推广运用。
家本先生通过学习《黄帝内经》,解决临床的难题甚多,读《黄帝内经》解疑难,探索虚火崩漏,仅是其中之一。古人云:“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真是金玉良言,一字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