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瘀血综合征案

盆腔瘀血综合征案

周某,35岁。2012年10月15日初诊。

患者反复出现腰骶部坠胀疼痛已3年,伴肛门坠胀,放射至肛周,性交痛明显,无发热、吐泻、阴道出血、白带异常等症状。经某三甲医院诊断为“盆腔瘀血综合征”,未予系统治疗。今晨患者自觉下腹痛伴腰胀痛,尿频,肛门坠胀,白带正常,求家本先生诊治。现症见:末次月经2012年10月3日至,经色暗、量少不畅、有块、5天净,周期正常,小腹隐痛;白带量多,色白无异味,下腹胀痛、腰胀痛,乳房胀,尿频,神清,精神可,纳眠可,大便秘;舌质紫暗,舌边瘀点,脉弦。B超检查示:子宫内膜1.0cm,盆腔静脉曲张,盆腔积液1.0cm。查尿常规及白带常规正常。妇科检查示:外阴已婚式;阴道畅通,见少量白色分泌物;宫颈肥大,纳氏囊肿,轻举摆痛;后穹窿饱满,触痛明显,宫体平后位,正常大小,质中,活动度可,无明显压痛;双附件无明显压痛。辨证为妇人腹中痛,气滞血瘀。治以理气化瘀止痛法,拟下瘀汤、失笑散、桃红四物汤合方加减。

处方:水蛭10g,土鳖虫10g,酒大黄3g,当归10g,赤芍30g,桃仁10g,红花10g,枳实15g,醋延胡索15g,五灵脂10g,生蒲黄10g,牡丹皮10g,香附10g,甘草3g,虎杖15g。5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10月21日。患者腹痛明显好转,乳胀消失,大便已通。宗上方加减:水蛭10g,土鳖虫10g,酒大黄3g,当归10g,赤芍30g,桃仁10g,川芎10g,枳壳10g,延胡索15g,五灵脂10g,生蒲黄10g,柴胡15g,香附10g,丹参30g,鸡血藤30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三诊:11月12日。患者末次月经11月4日至,经色好转、量增、有血块、5天净,周期正常,腹痛及乳痛消失。自诉昨日同房后未出现腹痛。嘱其服上方巩固治疗1个月,每周服药5剂。平素保持大便通畅,避免长时间站立及重体力劳动。

后随访1年,患者盆腔瘀血综合征未再复发。

按:盆腔瘀血综合征是由于盆腔静脉瘀血所致的特殊病变。由于女性盆腔静脉的解剖特点是静脉数量较多,静脉壁构造薄弱,盆腔的中小静脉都没有瓣膜,因而易于扩张。加之怀孕生育等因素,使盆腔的静脉血流量增大,静脉压反复、持续增高,是其主要原因,从而引起下腹及腰骶部坠痛等症状。中医学无盆腔瘀血综合征之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散见于中医典籍之条文中。如与《金匮要略》所载“妇人腹中诸疾病”“妇人腹中痛”“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等有相似之处。中医学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素问·至真要大论》载:“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故运用活血化瘀法,以解除不通之病因病机是主要治法,临床根据瘀血轻重,分别用和血、散血、活血、祛瘀、破血之品,同时结合全身状况及其他兼证,辨证论治,药中病机,无不取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