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后期案
2025年09月26日
月经后期案
李某,27岁,农民。2014年5月20日初诊。
患者月经延后7~60天不等,已2年多,此次月经过期15天未至。素有月经过期不至,注射黄体酮后月经即行。然此次注射黄体酮后已8天,月经仍未至,故前来求诊。现症见:身体肥胖,近1年体重增加15斤左右,素喜冷饮、肥甘之品,末次月经4月5日,月经色暗红,月经量中,行经时小腹冷痛不适,月经血中夹较多黏液,睡眠尚可,大便不畅,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辨证为寒凝血瘀。治以温经活血、养血调经法,拟四物汤、桂枝茯苓丸、二仙合方。
处方:当归10g,川芎10g,赤芍30g,熟地黄15g,桂枝10g,茯苓30g,桃仁10g,牡丹皮10g,仙茅10g,仙灵脾15g,柴胡15g,香附15g,苍术15g,紫石英30g(先煎),生山楂30g,鸡内金30g,泽兰15g,益母草15g,茜草10g。5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5月26日。患者5月25日月经至,余症好转。按原方加减,调理1个月,月经如期而至。
后随访8个月,月经正常。
按:月经后期多因素体阳虚,或久病伤阳,阳虚内寒,或血为寒凝,胞脉不畅,脏腑失于温养,生化不及,气虚血少,冲任不足,血海不能按时满溢致经期错后。正如《血证论·卷四》载:“血寒者,水不温也,因见经水后期,黯淡清冷之状,以及凝滞疼痛兼作。四物汤加茯苓、桂枝、黑姜、甘草等药”。家本先生以四物加桂枝、茯苓为主方以温经活血,养血调经,再加上仙茅、仙灵脾、紫石英温补肾阳,同时有促黄体样作用,调整内分泌;生山楂、鸡内金既消脂减肥,大剂量使用也可活血通经;柴胡、香附行气疏肝调经;泽兰、益母草、茜草活血通经而不伤血,故寒凝血瘀之月经后期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