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举例

病案举例

龙某,女,25岁。2006年9月15日初诊。

患者半月前行人工流产术,术后次日同房,1周后发热,下腹疼痛,黄白带下,某院诊断为“急性盆腔炎”,经过抗生素等常规治疗3天乏效,今突然高热、腹剧痛而求诊。现症见:发热,体温39.3℃,下腹疼痛难忍,黄带多且臭,心烦口渴,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绛,苔黄滑,脉洪数,此乃邪毒侵入血室。辨病:急性盆腔炎。辨证:热入血室。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方选二甲二四汤加减。方药组成:生牡蛎60g(先煎),生鳖甲30g(先煎),水牛角30g(先煎),柴胡15g,黄芩20g,金银花20g,玄参20g,赤芍30g,虎杖20g,蚤休20g,白花蛇舌草20g,败酱草20g,半枝莲20g,桃仁l0g,牡丹皮l0g,大黄l0g,甘草5g。2剂,水煎服,昼夜分6次服。

二诊:9月16日。热退,体温37.8℃,疼痛减轻,大便通畅,黄带减少。效不更法,拟前方,大黄减至6g。5剂,每日l剂。

三诊:9月22日。热退身凉,腹疼痛大减,白带微黄,舌红,苔薄黄,脉滑数。拟前方,去水牛角、柴胡、黄芩,加生地黄15g。7剂,每日1剂。

四诊:9月29日。腹痛止,白带已正常,舌苔薄微黄,脉滑。再拟前方减量,10剂,每日1剂,以善其后。2009年2月20日,患者足月剖腹产一女婴。

盆腔炎是妇科常见、多发病之一。家本先生认为,本病乃妇女经期、产后血室正开而摄生不慎,或经期同房,或宫腔手术消毒不严等,导致湿热(毒)之邪入侵胞宫、胞脉、胞络、冲任所致。本病急性期,表现为湿热(毒)之邪与气血相互搏结,正邪相争,病理特点主要为邪实。若病邪缠绵日久不愈,正气受损,邪实正虚,湿热瘀滞遏伏不去,又表现为寒热错杂、虚实转化的证候。家本先生所拟的专方“二甲二四汤”加减,对盆腔炎确有令人满意之疗效,同时又能减少“分期治疗法”之不便。该方由二甲、四物汤、四妙勇安汤加减组成合方,故名“二甲二四汤”。方中生牡蛎、生鳖甲软坚散结、化瘀防粘,配金银花、玄参、当归、赤芍、川芎、甘草、虎杖、蚤休、败酱草、白花舌蛇草以清热解毒、除湿化瘀、活血止痛,且能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血黏度、改善内环境、促进炎性分泌物吸收,从而达到及时治愈、防止复发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