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综合征案
赵某,48岁,企业家。2013年10月24日初诊。
患者停经半年,失眠,阵发性烘热出汗,心悸已3个月,求诊于家本先生。现症见:末次月经4月上旬,量少、2天净,白带少,阴道干;近3月来入眠困难、早醒,常需服用舒乐安定帮助睡眠,且伴烘热出汗,心烦易怒,心悸、心累,耳鸣,口干,纳欠佳,大便干结,小便正常;舌尖红、苔薄,脉弦细。辨证为肝肾阴虚,心肾不交。治以滋养肝肾、养心安神法,拟知柏地黄汤、二仙汤、生脉饮合方加减。
处方:仙茅10g,淫羊藿10g,知母12g,黄柏10g,生地黄15g,山茱萸10g,山药30g,牡丹皮10g,北沙参30g,麦冬10g,五味子5g,女贞子15g,墨旱莲15g,酸枣仁30g,茯神30g,浮小麦30g。5剂,水煎服,每日1剂。辅以耳穴,配穴为神门、皮质下、肾、心、肝。
二诊:11月1日。患者睡眠、心悸、心累好转,烘热出汗明显好转。效不更方,守上方加减:仙鹤草30g,仙茅10g,淫羊藿10g,知母12g,黄柏10g,黄精30g,山茱萸30g,山药30g,百合30g,北沙参30g,麦冬10g,五味子5g,女贞子15g,酸枣仁30g,茯神30g,浮小麦30g。10剂,水煎服,每日1剂。辅以耳针,配穴为神门、皮质下、肾、心、肝。
三诊:11月15日。患者诸症减轻,除夜寐多梦之外,余无特殊不适。守上方加减:仙鹤草30g,仙茅10g,淫羊藿10g,知母12g,黄柏10g,夜交藤30g,珍珠母30g(先煎),合欢皮15g,百合30g,北沙参30g,麦冬10g,五味子5g,女贞子15g,酸枣仁30g,茯神30g,浮小麦30g。10剂,水煎服,每日1剂。辅以耳针,配穴为神门、皮质下、肾、心、肝、脾。
四诊:12月28日。患者诉:经治疗后,诸症消失,遂自行停药。近日因冬至节气食羊肉后,又出现口干、盗汗、大便干结。守上方加减:仙茅10g,淫羊藿10g,知母12g,黄柏10g,生地黄15g,地骨皮15g,银柴胡10g,牡丹皮10g,北沙参30g,麦冬10g,五味子5g,女贞子15g,玉竹10g,石斛10g,浮小麦30g。5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五诊:2014年1月10日。患者服上方后诸症基本消失,偶有轻度耳鸣。继续上方10剂,以巩固疗效,并嘱调畅情志,勿食辛辣温燥之品,以免助热致病情反复。
按: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虚证,即使是实证出现,也是本虚标实。其中最为常见者为肝肾阴虚,表现为潮热汗出,时作时休,发无定时,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口干不渴,腰膝酸软,或抑郁不快,心烦失眠,舌尖边红、少苔,脉弦细;亦有脾肾阳虚,表现为神疲倦怠,形寒怕冷,或面目、下肢浮肿,手指肿胀,心悸怔忡,欲寐,性、食欲下降,面色晦暗,面斑,月经失调而量多,带下清稀,便溏,夜尿多,下腹冷,腰酸痛,舌淡胖嫩,脉沉弱;还有以情志症状为主,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多疑,或悲哀欲哭,忧思寡欲,健忘,失眠多梦,心悸,惊惕不安。总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特别注意此期亦是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冠心病、颈椎病、肿瘤等多种疾病的高发期,临床时应详细问诊,以免误诊、漏诊。
本例患者是女强人,长期超负荷工作,致使肝肾阴虚,心肾不交。家本先生拟知柏地黄汤(茯苓、泽泻改为女贞子、旱莲草)以滋肝肾阴,清除虚热;二仙汤补肾气以固本;生脉饮益气生津,敛阴止汗;浮小麦、茯神、酸枣仁安眠除烦,镇心安神。全方共奏滋养肝肾、养心安神之效。药中病机,疗效甚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