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的临证妙用

水蛭的临证妙用

东汉著名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一书中载:楚惠王误吞活水蛭后,水蛭随大便排出,“久患心腹之疾皆愈”。此案例颇受后世重视。

据现代药理研究,水蛭主要含蛋白质,新鲜水蛭唾液中含有抗凝血物质——水蛭素,水蛭素能阻止抗凝血酶对纤维蛋白原的作用,阻碍血液凝固。此外,水蛭还可分泌一种组胺样物质,可扩张血管而增加出血。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水蛭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溶解血栓,降低全血比黏度及血浆比黏度,还可以改善微循环状态,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脂,并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

综合前贤论著及当代研究成果,笔者将水蛭广泛应用于临床,效果甚佳。特别是一些疑难杂症,在辨证及辨病的基础上,重用水蛭,或入汤剂,或为散剂,往往立竿见影。兹将心得体会介绍如下:

大凡痛症,无形为气滞,有形为血瘀。凡有增生性病理产物者,如结石、肿瘤、肿块、骨质增生、前列腺肥大等;凡血液运行不畅者,如血管硬化、高脂血症、高黏血症、冠心病等。只要具有瘀血、癓瘕、疼痛等特征者,均可重用水蛭。在内科疾病中,水蛭的用法主要有汤剂和散剂两种。

水蛭汤剂,如《伤寒论》中抵当汤重用水蛭(30个)治太阳蓄血证。笔者将水蛭入汤剂,用于各种疑难顽疾,疗效较好。如泌尿系结石、胆结石,配入昆布、海藻、甘草、桃仁等软坚之品(海藻、甘草按5∶1配伍);胰腺炎配四逆散、大黄、虎杖,以通为用,防止粘连;肠粘连,配白芍、甘草;高脂血症,配葛根、丹参、山楂、五味子;颅脑血肿,配通窍活血汤,以白芷代麝香;中风后遗症,配补阳还五汤;风湿病,配入羌活、独活、细辛、蜂房等;前列腺肥大,配四妙勇安汤加琥珀、车前仁;输卵管阻塞,配失笑散加王不留行。

笔者将水蛭入散剂,广泛用于老年病等,疗效较佳。如肺气肿,水蛭、川贝等量研细末,每服3g,日2次,可治痰瘀阻滞,气机不利之肺部缺氧;肺心病,水蛭、三七等量研末,每服2g,日2次,主治瘀血痹阻,胸阳不振之胸部闷痛;冠心病,水蛭、红参、琥珀按1∶2∶1之比例研细末,每服3g,日2次,主治气虚血瘀之冠状动脉供血不全;脂肪肝,生大黄、水蛭按2∶1之比例研细末,每服3g,日3次,治血瘀肝脏之脂肪代谢障碍;高黏血症,山楂、泽泻、水蛭按5∶2∶1之比例研细末,每服5g,日2次,治血液黏稠,流通缓慢;脑栓塞,蜈蚣、地龙、水蛭等量研细末,每次3g,日2次,治血瘀头颅,清阳受阻;肿瘤,水蛭、蜈蚣、全蝎等量研末,每服3g,日2次,治血瘀积聚之恶性肿瘤。因水蛭气味腥咸,散剂难于吞咽,常采用空心胶囊分装吞服。

破瘀止痛是水蛭的专长所在。《济生方》夺命散以水蛭五钱,大黄、黑丑各二两为散,治内损瘀血、心腹疼痛、二便不通、气绝欲死之证。推而广之,临床上不少痛证在辨证的基础上加水蛭,利用其游窜峻猛之性,推波助澜,使瘀祛痛止。大凡血瘀疼痛,均可以水蛭为主药。头面部疼痛,配通窍活血汤,重用白芷,川芎代麝香;胸部疼痛,配瓜蒌薤白汤;颈部四肢疼痛,配活络效灵丹;腹部脏器疼痛,配四逆散;腰部疼痛,配肾着汤加泽兰。

水蛭的用量,书中皆云3~5g,入丸散则0.3~0.5g。笔者在临床中多重用水蛭,一般入汤剂8~15g,散剂每日1~5g。水蛭有小毒,运用时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大。只要辨证准确、使用得当,即使长期大剂量服用,也未发现出血不止等明显的副作用。水蛭毕竟是破血逐瘀之品,运用要以治“蓄血、癓瘕、积聚”为“的”,借水蛭锋利之“矢”,使顽疾去、新血生。凡孕妇、新产妇、少儿、身体羸弱者不可使用。对各种出血、妇女月经过多、血小板减少等症,亦当谨慎使用。

——本文作者为郑祥本,收载于《中华医学论文集》(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