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提高 发扬推广
在三年的师徒薪火相传中,我认真学习郑师的治学及学术经验,在全面继承的基础上加以提高,抓住其独到之处进行认真整理,提取其精华并用于临床,大大提高了疗效,已总结出数篇论文,公开发表于学术刊物,受到杂志编辑与同行的好评和关注。如:
血崩,系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者,其病情急重,若救治失当,势必危及生命,教材多以血热、血瘀、脾虚、肾虚论治。郑师认为血崩非单纯是血热或肾虚所致,临床所见因虚火致崩者居多,故立“虚火崩漏”学说,并据其理创立“滋水清火止崩汤”,疗效颇佳。我将此方用于临床,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人流术后及产后恶露不尽、老年性阴道出血、子宫肌瘤出血患者90余例,无不收效。例如用郑师自拟的“滋水清火止崩汤”加地骨皮、地榆治疗子宫肌瘤出血。患者郭某,女50岁,阴道出血淋沥不尽两月余,经B超检查发现子宫肌瘤多个,拟“滋水清火止崩汤”加地骨皮、地榆,3剂血止。而郑师原拟该方中并无地骨皮、地榆,我多次在郑师的原拟方中加入这两味药,效果更佳,后郑师也多次将这两味药加入该方,确实大大提高了疗效。现郑师已正式将地骨皮、地榆列入“滋水清火止崩汤”之中。因此可以说,现在发表的“滋水清火止崩汤”是我们师生共同的成果。故我将其经验总结整理成论文《郑家本拟滋水清火止崩汤治疗血崩经验》,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中国中医急症》1999年第2期“名医精粹”栏目中。此文受到安浚编辑的好评,出于对此文的重视,他在亲自对文章修改完善的基础上在作者栏增署其名,这无疑对郑师临床经验的推广运用及学术交流增添了力度与效果。
心、胆、肾绞痛,其病势急、疼痛剧、病情重。如今,此类患者多就诊于西医急诊科。郑师根据数十年的临床经验,总结拟出“二散芍甘汤”(芍药、甘草、五灵脂、蒲黄、川楝子、延胡索)治疗各种内脏绞痛,均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该方中延胡索、川楝子行气止痛,五灵脂、蒲黄活血祛瘀止痛,芍药、甘草缓急止痛,共奏行气祛瘀、活血通络止痛之功能。我据此在临证时再按病位及寒热之不同,加味治疗心、胆、肾绞痛60余例,均收到令人满意之效果。我还将此经验总结为论文《郑家本运用二散芍甘治疗心、胆、肾绞痛的经验》,发表于《北京中医》杂志1998年第4期,并被邀参加全国痛症学术研究会进行学术交流。我受郑师的启迪,悟出其真谛,推广发挥其经验,采用“二散芍甘汤”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的痛证,均药到痛止,收到令人满意之效果。如患者张某,女,35岁,痛经十余年,经某院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先后经多地多次治疗无效,每次经至即腹痛难忍,患者痛苦万分。我拟“二散芍甘汤”加丹参、川芎、茜草,3剂患者痛止。嘱其每次月经来潮前3天服此方,连续调治3个月经周期后,痛经不再发生。已观察2年,患者痛经痊愈。
小儿传染病所致高热,其病势急骤,险象丛生,变症多端。对此类病证,郑师在辨证处方之中加用大黄,以急下存阴、救治患者,其意在釜底抽薪,给病邪以出路;因此,缩短了病程,提高了疗效,防止了传变,减轻了经济负担和患儿的痛苦,深受家长赞誉。我按郑师的经验,屡试屡验,无不应手取效,故撰论文《郑家本治疗小儿高热运用大黄的经验》并发表于《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8年第3期,将之总结推广,造福于大众。
此外,在郑师的指导下,我还总结发表了《八珍汤双向调治月经病》《郑家本升降散治疗小儿出疹性传染病经验》《补中益气汤治产后病举隅》《二仙汤治妇亦疗男》《滋肾调经法在不孕症中的临床运用》《四逆散在月经病中的临床运用》《活络效灵丹在妇科中临床运用》等学术论文,既总结发扬了老师的学术经验,又通过与同行进行学术交流,达到了逐步提高自身学术水平的目的。
根据《万县市委组织部 万县市人事局关于依靠专家力量培养跨世纪科技人才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我被列为跨世纪科技人才培养对象,三年来在郑师的精心传授和自己的勤奋努力下,已圆满完成《万县市培养跨世纪人才协议》所规定的各项任务,既继承了郑师的学术经验,亦总结发扬提高了其学术思想和临床水平。
——本资料摘自于奉节县中医院陈晓霞副主任中医师《培养跨世纪科技人才情况总结》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