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绞痛案

肾绞痛案

病案1 陈某,男,30岁。1998年5月5日初诊。

患者素有尿结石、肾绞痛病史,曾多次肾绞痛住院治疗,今晨腰部疼痛,放射至小腹部,呈阵发加剧。现症见:右腰部呈阵发性绞痛,并放射至同侧少腹及腹股沟,频频嗳气,恶心呕吐,小便不畅,尿色暗红,舌苔薄黄,脉弦有力。此乃气滞血瘀之腰痛。拟行气祛瘀、缓急止痛法,选“三合散”(自拟方)加味。

处方:柴胡15g,赤白芍各30g,枳实15g,五灵脂15g,炒蒲黄15g,延胡索15g,炒川楝子15g,川木通10g,冬葵子15g,川芎15g,甘草3g。3剂,水煎服。

二诊:5月8日。患者述:服药约2小时腰痛即止,舌脉同前。改用“排石汤”(自拟方)。

处方:昆布30g,海藻30g,红花10g,桃仁10g,柴胡15g,赤白芍各30g,枳实15g,生大黄6g,鸡内金30g,甘草3g。10剂,每日1剂。

随访发现,当服排石汤8剂时,经小便排出如黄豆大小结石3粒。自此以后,从未发生肾绞痛。

按: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四逆散具有解痉作用,能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凝聚、降血脂及改善血黏度。失笑散、金铃子散均具有镇痛作用。家本先生依据以上三方的药理研究成果,拟成“三合散”,经临床反复验证,“三合散”的解痉、镇痛作用显著增强。

病案2 王某,女,52岁。1982年6月24日就诊。

患者有肾绞痛、尿石症病史,曾3次住院治疗。今日腰痛复发,呈阵发性加剧。现症见:左腰阵发性绞痛,并放射至同侧少腹及腹股沟,频频嗳气,恶心呕吐,舌红苔薄白,脉沉细弦。尿常规检查示:红细胞(+)。此乃素体肝肾精血不足,脉络失养,兼气机阻滞之腰痛。治以缓急止痛、疏肝理气法,拟芍药甘草汤方加味。

处方:白芍60g,甘草、柴胡、枳实、川芎、香附、川木通、延胡索、巴戟天各10g,杜仲、续断、益母草各15g。3剂,水煎服。

患者服药2小时左右腰痛即止,嘱服六味地黄丸以善其后。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按:芍药甘草汤为中医临床常用的和阴缓急、舒挛止痛方剂。芍药苦酸阴柔,能养肝血、疏脾土、缓挛急,可伍味甘性缓之甘草,使酸甘化阴,筋得恢复,经脉舒利,共奏缓急止痛之功。现代药理学研究已证实,本方具有显著的解痉、镇痛、镇静及抗炎作用,能够明显地松弛内脏平滑肌,从而解除其痉挛状态,使疼痛得以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