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案
黄某,男,18岁,学生。2010年7月1日初诊。
患者素喜辛辣食物,3天前学友聚会,过食海鲜,酩酊大醉,发热2天,突发皮肤瘀斑1天,某医院诊断为“过敏性紫癜”。因家长不愿用激素治疗,转求家本先生诊治。现症见:发热,体温38.6℃,腰以下紫癜、颜色鲜红、压之不退色、状如米粒大小,皮疹广泛,咽痛,关节酸楚,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绛、苔黄,脉数。此乃血热妄行伤络之斑毒,证同温病热入营血证之病机。治以清热凉血、化瘀消斑法,选犀角地黄汤合四妙勇安汤加减。
处方:水牛角30g(先煎),生地黄20g,赤芍30g,牡丹皮10g,金银花l5g,玄参l5g,紫草20g,葛花l5g,桑枝30g,虎杖20g,酒大黄5g,甘草3g。4剂,水煎服,每日2剂,昼夜分6次服。
二诊:7月3日。患者发热已退至体温37.1℃,紫癜减少,咽痛、关节酸楚减轻,大便已3次、秽臭难闻,小便短赤好转,舌红、苔薄黄,脉数。效不更法,上方酒大黄改为3g,15剂,每日1剂。
三诊:7月18日。患者热退,紫癜全消,疲乏,纳差,脉数,舌红、苔薄黄。拟生脉散合四妙勇安汤,以善其后。嘱其少食辛辣及海鲜之物。
随访3年,患者紫癜未复发。
按:过敏性紫癜是侵犯皮肤或其他器官的一种过敏性血管炎。其病因是血管壁渗透性或脆性增高所致的皮肤及黏膜下的毛细血管出血。正如《诸病源候论·患斑毒病候》载:“斑毒之病,是热气入胃,而胃主肌肉,其热夹毒蕴积于胃,毒气熏发于肌肉,状如蚊蚤所噬,赤斑起,周匝遍体。”由于患者素喜辛辣食物,故胃有积热,又因过量海鲜,加之醉酒,致使血热伤络而妄行,形成“斑毒”。家本先生认为,该患者虽未见外感温邪之病因,但其病机符合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之热入营血证,故按《温热论》“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之意,治以清热凉血、化瘀消斑法,选犀角地黄汤合四妙勇安汤加减。药中病机,立竿见影。由此可见,温病学术思想指导外科病,效果亦十分令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