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慢性胃炎)案

胃痛(慢性胃炎)案

张某,女,30岁,农民。2006年3月5日初诊。

患者2年前患急性盆腔炎,经多次治疗,未痊愈,常反复腰、腹及胃脘疼痛,遇劳累、房事后疼痛加重,白带色黄、有异味,某院诊断为“慢性盆腔炎、慢性浅表性胃炎”,转家本先生处治疗。现症见:末次月经3月4日,月经色暗、量少、有异味,胃脘隐隐疼痛,大便秘结,小便微黄,舌暗红、苔黄滑,脉数。此乃气滞血瘀,中、下焦湿热之胃痛。拟行气活血、清热除湿法,自拟“三四汤”合方加味。

处方:柴胡15g,赤白芍各30g,枳实15g,当归10g,川芎10g,生地黄10g,玄参15g,金银花15g,虎杖15g,蚤休10g,黄柏10g,苍术15g,甘草3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3月13日。患者腰、腹、胃痛好转,白带黄色变浅,白带异味减轻,大便已畅通,舌脉同前。效不更方,患者因农忙季节,不便前来就诊,故在前方中加明党参30g,去黄柏。25剂,每日1剂,每周5剂。

10月6日正值中秋节,夫妇进城游玩,顺便前来询问,自诉月经已正常,腰、腹、胃痛止,劳累后、房事后亦不再痛,白带正常,末次月经8月11日至,色量正常,妊娠试验阳性,问是否需要服药。刻诊:慢性盆腔炎、慢性胃炎已愈,舌脉正常。告知按时去妇产科例行检查即可,不必服药。

随访:次年足月顺产双胞男婴,母子正常。

按:慢性胃炎属于中医“胃脘痛”“胃痞”等范畴。胃为六腑之一,六腑以通为用,以通为顺,以降为和。方中柴胡升举阳气,转旋枢机,疏肝解郁,调气散结;白芍养血敛阴,和营止痛,柔肝体,养胃阴;甘草有类皮质激素样作用,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方中白芍配甘草,养肝胃之阴,缓肝胃之急;柴胡和白芍配伍,一散一收,补泻兼顾。全方体现行气活血、清热除湿之功,以达康复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