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脉测因 以脉析机
虚劳之为病,以五脏气血虚损为发病机制,以脏腑元气亏损、精血不足为主要病理改变,以慢性衰弱性证候为临床表现,以病势缠绵、诸虚不足为临床特征。脉是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盛衰的表象,故阴阳、气血、脏腑失调,均可反映到脉象上来,所以仲景着重通过诊察脉象之变化,来审测病因,分析病机。例如《虚劳篇》载:“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喜盗汗也。”世人谓,盗汗多因阴虚所致。而仲景用“脉虚弱细微”来说明虚劳盗汗非单纯阴虚之病因,何以见得?试从对“脉虚弱细微”的剖析便可求知。
脉虚弱:虚脉与弱脉,在“位”和“形”上是相反的。虚的脉象是浮大无力。《脉诊》曰:“血虚不足,气失所依,不能充盈脉管,故脉……浮大无力,重按空虚。”主病除气虚之外还常见阴血虚,如《脾胃论》载:“脉虚而血弱。”弱的脉象是沉小无力。《诊宗三昧》曰:“弱为阳气衰微之候。”故主病偏阳气虚。就脉象讲,浮大、沉小是相反的脉象,是不可能同时出现在同一部位上的。仲景于此,是用虚脉与弱脉来表示阴阳、气血相互间病理转化,与阴阳气血俱虚的病理机制。
脉细微:细脉是细小。《脉诊》曰:“细主诸虚,气少血衰。”故主气血(阴)虚少。微脉是似有似无。《景岳全书》载:“微脉……而尤为元阳亏损。”故主阳气衰微。可见细微并见是属阴阳气血皆虚的脉象。
从以上四脉反映出,阴阳气血俱虚是此盗汗发病之因。《程门雪医案》载:肖某,女,41岁。盗汗甚多,心悸头眩,左臂痹痛,脉濡苔薄,以桂枝加龙牡汤加味,数剂而愈。吾效此法临床用治阴阳气血皆虚之盗汗,亦屡验。
又如《虚劳篇》载:“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大脉的特征是大于常脉,即脉体粗大,但有虚实之别。虚证大脉多因阴精不足,不能潜阳,阳气不能内守而外张,故多与芤、革脉相兼并见,形似有余,其实为阴精不足之象。《素问·脉要精微论》载:“脉粗大者,阴不足。”大脉还可见于严重阳虚之证。《脉诀汇辨》载:“脉来大而鼓,按之如无,此乃真气欲绝。”这是因阳气烦劳则外张之故,故曰“脉大为劳”。虚脉的脉象具有无力和浮大、迟的特点,多因阳气不足,不能推动血液运行之故。如果脉呈极虚,可知阳气亏损较重无疑,故曰:“脉极虚亦为劳。”由于阴精、阳气相互依存、相互资生、不可分割的原因,故虚劳病的大脉应兼虚脉无力的特点,虚脉应兼有大脉形大的特征。故虚劳日久,多见脉大,重按空虚。凭“脉大”“极虚”的脉象,就不难分析出脾肾精气亏损是虚劳的主要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