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肿(急性肾小球肾炎)案
任某,男,40岁,农民。1980年12月30日初诊。
患者半月前突发面部浮肿,渐至全身,经当地治疗无效,求家本先生就诊。现症见:全身水肿,阴囊肿如铃,行动不便,腰痛尿少,咽红痛,面色暗,唇紫,舌紫少苔,脉沉涩。尿常规示:尿蛋白(++),红细胞0~2/HP,颗粒管型0~2/HP,透明管型0~2/HP。血压160/98mmHg。既往无肾炎及肾盂肾炎史。考虑为“急性肾小球肾炎”。素有瘀血,今因外邪侵犯,水道不通,溢于肌肤而成水肿“风水”。宜宣肺利水,活血化瘀。
处方:麻黄6g,赤小豆20g,白茅根30g,连翘、白芍、丹参、北沙参各15g,地龙、红花、桃仁、车前子、当归各10g。4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1981年1月3日。患者水肿退,身痛,舌紫,脉沉迟,余同前。风水已减,重用活血化瘀治其本。血府逐瘀汤略加变更3剂,每日1剂。
三诊:1月6日。患者水肿全消,舌紫,脉涩。尿常规示:尿蛋白(+),颗粒管型0~1/HP,余(-)。仍进血府逐瘀汤3剂,每日1剂。
四诊:1月10日。患者尿常规示:尿蛋白(+),红细胞0~1/HP,白细胞少许,颗粒管型0~1/HP,透明管型0~1/HP。舌紫,脉弱。属肾气虚损,瘀血未尽。用益肾活血法,选用桃红四物汤加益肾汤(近人验方,药用苍术、白茅根、黄芪、黄精)。3剂,每日1剂。
五诊:1月13日。患者腰痛,舌紫,脉沉涩。续上方4剂,加服桂附八味丸,早晚各1次。
六诊:1月17日。患者尿蛋白(+),颗粒管型0~1/HP。腰痛,舌紫苔薄,左脉沉弱,右脉略弦。益肾汤合六味地黄汤加桃仁、红花,10剂,每日1剂。
七诊:2月3日。患者腰痛大减,尿蛋白微量,各种管型已无,舌紫,脉细。宗1月10日方,加服桂附八味丸(早晚各1次),以善其后。
3月20日查:尿常规正常,血压120/80mmHg,病告痊愈,并已参加生产劳动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