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克宪主任医师 健康长寿四件宝

史克宪主任医师 健康长寿四件宝

史克宪老先生生于1915年,毕业于北平大学医学院。他在抗日战争期间参加“台儿庄大捷”的战地救护;在重庆期间曾在美国人办的教会医院工作,有幸与前去诊病的八路军办事处的同志,包括周恩来、邓颖超等革命志士相识,其深受影响,进一步增强了爱国、爱民的观念与热情!1954年史老任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副主任、骨科主任。在史老数十年的医学生涯中,救治的患者难以数计。他在53岁时还成功完成了一例上肢断肢再植术,在当时实属领先水平。史老凭借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深受广大患者爱戴。

张荣慧老夫人1920年曾就读于南京金陵女子大学,供职于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

当笔者问及二老健康长寿的秘诀时,史老快人快语,四句顺口溜脱口而出:健康长寿四件宝,吃好睡好运动好,心态心情很重要,活到百岁少不了。

何谓吃得好?史老说:“我所说的‘吃得好’,并不是餐餐山珍海味,而是以清淡为主的高蛋白、低脂肪饮食。我年幼时体弱多病,究其原因:一是因父母身体不好,先天禀赋不足;二是出生后无乳可吮,后天失养。万般无奈,只得由母亲抱着去沿村产妇家,乞求剩余乳汁,当地称为‘百家奶’。但只有人家多余的乳汁,才肯给我吃几口,因此经常处于饥饿状态。所以,我在婴幼儿时期瘦骨嶙峋,严重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到3岁多才能勉强走路。”

谈到饮食养生,史老说:“我大多吃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注意少吃辛辣之物,从不吸烟饮酒。早餐,喝牛奶、豆浆、鸡蛋、馒头、稀饭;中、晚餐,米饭为主食,素菜为主,佐以荤菜,饭后喝汤,并天天吃水果。饮水不仅是为了解渴,也是维持身体正常运转所必需,要像美国医学博士西蒙·巴尔克所说的那样,把水作为强体剂、镇静剂、泻剂、发汗剂和新陈代谢促进剂。我坚持早上多喝水,上午饮茶水,午后饮开水,保证每天足够的水分摄入。总而言之一句话,要安排合理、科学的膳食结构。与此同时,要养成定时大便的良好习惯,只有及时‘吐故’,才能按时‘纳新’嘛!”

史老又说:“睡眠与健康关系极大,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曾把睡眠比喻为‘大自然的保姆’。我因此非常重视睡眠,早睡早起,中午小睡,保证每天不少于8小时睡眠。1983年退休后,我每天睡10小时,几十年的时间养成了定时入睡、静心入眠的习惯,这对我的健康十分有利,也是我长寿的经验之一吧!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已确认‘少眠催人老’的事实,这个研究成果也同样可以证实‘睡眠好’特别有利于健康长寿!”

说到运动的重要性,史老更是津津乐道。他说:“运动好,要求一个人从青少年时期就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体育运动。世人皆知‘生命在于运动’和‘动则不衰’的道理,但能够终生不间断地坚持体育锻炼的人又有多少呢?我们夫妇从少年时期就开始多种体育锻炼,如乒乓球、排球、篮球、爬山、游泳、跑步……现耄耋之年,仍然坚持天天散步。前不久去北京参加北医大70周年校庆活动时,还重游天安门、故宫、颐和园,并爬上了长城呢!要说经验的话,体育运动,锻炼身体,贵在坚持。18世纪法国著名医学家蒂索指出:‘体育运动就其作用可以代替药物,但所有药物都不能代替体育运动。’现代研究成果表明,体育运动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延缓衰老,益寿延年,所以应长期坚持力所能及的体育运动。”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二老于1949年11月结婚,1950年喜得一子,是晚婚晚育的典范,共生有两男两女,均事业有成。其子女先后又组成4个小家庭,现已有孙子、孙女4人,都升入高等学府深造。尤其是孙女史蛟,成绩特别优异,2001年同时被美国、加拿大等9所名牌大学录取,由她择校就读,传为佳话。全家14口人,各有所长,美满幸福。

史老夫人张荣慧一听说起儿孙来就不再甘当听众,抢过史老的话头放连珠炮般地说开了:“儿孙们都有成就,我们看着也舒心。要说这个幸福美满的大家庭,也是我们健康长寿的原因。”张老进一步说道:“健康长寿还需要心态好、心情好。要做到胸襟豁达,乐而忘忧,开朗温顺,遇事沉着,随遇而安,知足常乐,夫妇恩爱。我与老伴为人忠厚老实,善待他人,与人为善,乐于助人,从不与人争执,即使是他人之过,也一笑了之,从不生气恼怒。在经济待遇上,也从不计较,例如,我入伍时间只差几天就可享受离休待遇,但我从未去要求领导给予解决……”当笔者采访公寓管理人员及邻居时,大家异口同声称赞:“史爷爷、张婆婆敦厚慈爱,心地宽容,有长者风范,我们都喜爱两位老人。”古人云:“心善得寿”,确有科学道理。

说到高兴处,二老还为笔者展示一幅“全家福”大照片,祖孙三代,人人笑容可掬,个个身体健康,幸福美满的家庭气氛历历可见,但愿寿星夫妇的生命之树常青!

——此文为郑家本2004年中秋节的采访录,收录于《健康人生 快乐百年》(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