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神要静

一、心神要静

《素问·移精变气论》载:“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即指心神要静。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席健康科普专家马有度教授在《趣谈养生保健》中指出:“怡情养生贵恬静。”也就是说:七情六欲,人皆有之,但不要过,过之即病。如何才能不过之呢?只有静心以养神,达到生理和心理的平衡,即《灵枢·本脏》所载“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只有做到“内无思想之患”,才能排除七情过之对肌体气血的干扰,从而达到气血终保流畅与平衡之目的。现代研究发现,当人的身心都入静之时,人的脏器、组织、肌肤及心血管、神经等系统,都处于相对的松弛状态,此时人体的气血调和、经脉流畅、脏腑功能活动有序。通过这项研究,可以证明心静养神有调节人体气血运行的作用。笔者认为,气血为生命之本,气血失畅失调、气滞血瘀是衰弱、疾病、病故的重要原因。中医学一贯主张“药养不如食养,食养不如精养,精养不如神养”,“神养”是最好的养心方法,想要健康长寿,请君先要心静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