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淋(输尿管结石)案
李某,男,29岁,农民。2008年5月4日初诊。
患者腰痛、血尿,经当地医院诊断为“左侧输尿管中段结石”,建议手术取石。患者不愿手术,经当地医院治疗,服数十剂排石中药,未见结石排出,近腰痛、血尿频发,经病友介绍来家本先生处诊治。现症见:面色灰暗,痛苦呻吟,腰痛不能直立,尿痛、尿血、尿不畅,大便秘结,舌红、苔薄黄,脉弦。尿常规示:红细胞(+++),白细胞(+)。X片示:左侧输尿管上段0.6cm×0.8cm阳性结石影。辨证属石淋。治以通淋止痛、活血祛瘀、软坚散结、溶石排石法。自拟“昆海排石汤”加味。
处方:昆布30g,海藻30g,红花10g,桃仁10g,柴胡15g,赤白芍各30g,枳实15g,生大黄6g,鸡内金30g,冬葵子15g,海金沙15g,琥珀10g(后下),川牛膝15g,穿山甲10g(先煎),皂角刺20g,制乳香10g,制没药10g,甘草3g。4剂,水煎服,1日2剂。
二诊:5月6日。患者腰痛好转,大便1日3次,小便通畅,尿痛、尿血好转。效不更方,生大黄改酒大黄,7剂,水煎服,每日1剂。
三诊:5月14日。患者述服上方6剂时,突然腹绞痛,尿程中断,窘急难忍,大汗淋漓,触及阴茎有物体阻塞,急乘车至医院急诊,途中屏气用力排出如花生米大小结石。要求拍X片,以了解是否结石已全部排出,当即拍X片示:无结石阴影存在。患者及家属万分高兴,频频致谢。
按:传统治疗尿石的方药不够理想,故试图寻找新的方药——使结石从大化小,以利排出。考虑到昆布、海藻都含丰富的碘质,吸收入血液和组织后,能促进病理产物和炎性渗出物的吸收,并能使病态组织崩溃和溶解,选其为本方之主药,验之临床确有溶石化石之功。方中选海藻、甘草同用,经家本先生亲自试服及大量临床运用,均未发现不良反应,反而疗效比不用甘草更好。活血化瘀之桃红能降低黏附力,使结石顺利排出。冬葵子、海金沙通淋滑窍;鸡内金、琥珀消结除石,借大黄之力排出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