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案
傅某,女,68岁,退休职工。1980年10月28日初诊。
患者嗜酒烟、辛辣40余年,有高血压病史,右拇趾溃烂3个月余,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先后两次住院,经武汉某三甲医院治疗无效,回奉节医治。患者近月余,痛苦呻吟,抱膝而坐,彻夜不眠,服止痛片只能安静半小时,故求家本先生诊治。现症见:患者右足拇指前端溃烂,周围呈紫暗色,有干性坏死物暴露在外,触及甚痛,舌紫暗、苔薄黄滑,寸口脉弦数,趺阳脉弱。诊断:脱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根据《医宗金鉴》“痈疽原是火毒生,经络阻隔气血凝”之训,其病机同温病热毒入血证,瘀阻脉络,郁久化热,气滞血瘀,热瘀互结,毒瘀交夹,热瘀相搏,化腐溃烂。治以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化瘀通络法,拟四妙勇安汤、活络效灵丹加味。
处方:金银花l5g,玄参l5g,当归10g,甘草10g,制乳香6g,制没药6g,丹参l5g,桃仁10g,红花10g,地龙10g,赤白芍各30g,牛膝l5g,姜黄10g。2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10月30日。患者患趾痛减,已能安眠3小时左右,仍头晕,脉、舌同前。仿前方去乳香、没药,加天麻、草决明、木瓜各10g。3剂,每日1剂。
三诊:11月2日。患者趾痛大减,溃烂处已转红色,头晕亦减轻,已能通宵安睡,未再服用止痛片。按上方连续守方35剂,右拇趾溃烂痊愈,步履如常,头晕、肢凉均亦好转。
后追访14年,患者脱疽未复发,82岁患脑溢血病故。
按:脱疽包括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糖尿病坏疽等。患者数十年吸烟,使络脉痉挛失养,致使血瘀不畅,局部组织缺血,郁久化热,热灼络脉而剧痛;热瘀相搏,毒瘀交夹,化腐溃烂,坏死脱落,形成脱疽。正如《灵枢》载:“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故拟四妙勇安汤佐姜黄、地龙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活络效灵丹佐桃仁、红花化瘀通络,活血止痛;芍药、甘草清热解毒,缓急止痛;牛膝引药直达病所。全方合用,疗效显著。效不更方,守方40余剂,终愈顽疾。家本先生认为,患者病因虽非外感温邪,其病亦不属温病范畴,但其主要病机是热(毒)瘀相搏,化腐溃烂,因其病机同于热、毒、瘀之温病,故按温病辨治,收到令人满意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