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治多病——升降散治疗儿科传染病初探

一方治多病——升降散治疗儿科传染病初探

已故著名老中医岳美中在《谈专方》中曰:“目前中医界存在两种倾向:一是不辨证论治,只强调专方、单药;二是只强调辨证论治,随证下药。两者均有所偏,未能称是。中医治病,必须辨证论治与专方专药相结合。对于有确实疗效的专方专药,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此皆有是病即用是药,故一病有一病之专方。这种专方专药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正是中医学的根本所在。”据此,家本先生多年来对专方进行了一些探索与研究,今就升降散治疗儿科传染病初探如下。

升降散源于明·张鹤腾《伤暑全书》。清·杨栗山载于其著作《伤寒瘟疫条辨》,曰:“是方不知始自何氏,《二分晰义》改分量变服法,名为赔赈散,用治温病,服者皆愈,以为当随赈济而赔之也。予更其名曰升降散,盖取僵蚕、蝉衣升阳中之清阳,姜黄、大黄降阴中之浊阴,一升一降,内外通和,而杂气之流毒顿消也。”其方由白僵蚕(酒炒)二钱,全蝉蜕(去土)一钱,广姜黄(去皮)三分,生大黄四钱。为末,病轻者分4次服,病重者分3次服,最重者分2次服。蜂蜜、黄酒调匀冷服。其主治温病“表里三焦大热,其证治不可名状者”。后世医家运用升降散治疗温热疾病和疑难杂症,常收奇效,报道甚多。针对升降散组方意义及药理机制与小儿传染病的病机十分吻合,因此,家本先生长期运用升降散治疗小儿传染病,如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麻疹、秋季腹泻、手足口病、水痘、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效果甚佳,但该方治疗小儿传染病报道鲜见,故对其探讨。

家本先生认为,升降散所治疾病总的病机为外感邪热、疫毒,内伤火郁,其发病主要是肺热自内达外。其常见的临床表现多是发热,皮肤疹痒,大便秘结,小便黄赤,心烦,失眠多梦,口干咽干,咽红咽痛,口渴欲饮,头痛,纳呆,舌红或舌尖边红或微红,苔黄或黄腻,脉沉弦数或弦滑数等。故临床时,不论病证如何复杂多变,只要抓住这个共同的病机和临床表现主症,即可拟升降散治之,定事半功倍。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大黄的药理作用广泛,除了对消化系统有导泻、利胆、保肝、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作用外,对病原微生物有抗菌、抗真菌、抗病毒等作用。实验证明,大黄对多种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尤其是以葡萄球菌、淋病双球菌最为敏感;大黄煎剂及水、醇、酶的浸出物在试管内对一些常见的致病真菌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鸡胚体外法、半体内法实验表明,大黄煎剂对流感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此外,大黄还有抗炎止血、降血脂降血糖作用。姜黄中的姜黄素、姜黄酸钠、姜黄挥发油对大鼠和小鼠的急、慢性炎症具有抗炎作用,并可抗革兰阳性菌、真菌、病毒等,因此姜黄对治疗皮肤病,如牛皮癣、皮肤感染及真菌感染可能有用。姜黄及其有效成分还具有抗消化性溃疡、护肝利胆、抗肿瘤、促进免疫、抗变态反应、降血脂、抗血凝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僵蚕有抗惊厥、镇静、抗血凝、降血糖、降血脂的作用。据报道,本品中的草酸铵有明显的抗惊厥作用。僵蚕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蝉蜕有抗惊厥、镇静、解热作用,还有明显的抗过敏作用,能明显抑制非特异性免疫、Ⅳ型变态反应及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此外,蝉蜕还能降低实验动物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免疫及迟发性超敏反应。

刘文军教授在《升降散的现代药理机制研究进展》中总结指出:“升降散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过敏、解痉、利胆、抗惊厥、调节免疫、抑制变态反应、解热、镇静、镇痛、抑菌等作用,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提高机体耐受不良损害的能力,治疗肾脏病等功能;另外,尚具有升压降压、止泻通便等双向调节作用。对升降散的现代药理研究,必然随着技术和手段的进步,逐渐深化,接近其本质。现代药理的认识,有助于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古方升降散的功效,但不应局限于现代药理研究而小化了古方升降散的厚重内涵。”任继学运用升降散合达原饮治疗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即非典,在治法上以宣肺通络、清热透毒为主。颜玉景等治疗流行性腮腺炎30例,以升降散加黄芩、石膏,黄酒调匀,冷服。结果:痊愈24例,好转5例,无效1例。郑家本运用升降散加生地黄、牡丹皮、玄参、金银花、连翘、生甘草、青黛,治疗疫疠毒燔气营之猩红热,用升降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麻疹证属疫毒闭肺且有陷营之势的重症,用升降散加紫草、黄芩、牡丹皮、生地黄、金银花、连翘、黄连、石膏、甘草治愈邪毒炽盛之水痘重症,皆获良效(验案详见本书“医案实录”)。郑启仲运用升降散合升麻葛根汤治猩红热,用升降散合连苏饮治疗秋季腹泻,用升降散加味治流行性腮腺炎,还以升降散合二妙散治水痘。郑惠伯妙用升降散加味治疗病毒性肺炎、上呼吸道感染高热。

陈爱明、张爱琼观察加味升降散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以加味升降散治疗,对照组26例以病毒唑(利巴韦林)治疗。结果:临床治愈率治疗组为63.33%,对照组为30.7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体征消退天数均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加味升降散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具有较好疗效。

北京中医药大学吴崑璧在《升降散现代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一文中指出:“升降散的现代临床应用,根据近20年来共118篇文献的资料,分别就大样本研究和个人验案报道进行统计。结果发现,57篇文献所报道的57项大样本研究运用升降散治疗了多个系科疾病共57种,病例达3859个,其中以传染性及感染性疾患最多,占总数的49%。”由此可见,升降散专方对传染病的疗效十分令人满意。

综上所述,古方升降散应用于儿科传染病,具有良好的疗效。该方主要药物虽仅四味,但应用范围却如此广泛,疗效如此卓著,这与其药物配伍的合理性密切相关。中医强调“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升降散正是紧扣调整阴阳这一环节而组方,名曰升降,乃取升清阳、降浊阴之意。从西医学的角度分析,目前关于该方的临床报道多涉及感染性和免疫性疾病,这说明该方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过敏、抗惊厥及调整免疫功能的作用,此恰与小儿传染病多由细菌、病毒感染而发病相吻合。再者,小儿为稚阴稚阳、纯阳之体,感受疫毒病邪之后,传变迅速,为截断病邪由气分传入营血,应急投辛凉宜透、升清降浊的升降散加味治之,药中病机,取效显著。以辨证论治与升降散(专方)治疗儿科传染病的显著疗效,可见该方是“有确实疗效的专方”,亦显示出辨证论治与专方相结合“是中医学的根本所在”。因此,家本先生认为,辨证论治与专方相结合的疗法,值得肯定与推广。经治案例,见本书“医案实录”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