痿证(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案

痿证(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案

病案1 杨某,女,63岁。1990年2月1日就诊。

患者近1个月来双眼睑下垂,不能自行启闭,伴有复视,咀嚼及吞咽困难,手无力端碗、梳头,步履艰难,尤以午后为甚。经某三甲医院诊断为“重症肌无力”,转家本先生处诊治。舌淡紫、边有齿印,苔薄,脉缓。诊为痿证,属气虚络阻所致。西医诊断为重症肌无力。拟补气、活血、通络之剂,选补阳还五汤加味治之。

处方:黄芪60g,当归、川芎、赤芍、红花、桃仁、地龙各10g,葛根30g,麻黄6g。每日1剂。

服至9剂,患者眼睑下垂、咀嚼吞咽困难、肢软无力均有好转;再服45剂,诸症愈。

按:重症肌无力多属中医“痿证”范畴。患者素体虚弱,加之劳倦伤中,致使正气更虚。由于因虚致瘀,脉络瘀阻,筋脉肌肉失养,故见语蹇、睑垂、咀嚼吞咽困难、四肢肌肉无力等症。用补阳还五汤补养气血、活血通络,佐葛根、麻黄载药上行并外达肌腠以通脉络,故获令人满意之疗效。

病案2 黄某,男,9岁。1990年3月1日就诊。

患儿双上肢无力,写字、端碗困难两月余,双下肢软弱无力,行动艰难月余,四肢肌肉已萎缩。经某院治疗半月无效,转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诊断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建议找中医治疗。现症见:面色无华,神疲纳差,手无力握笔、拿筷、端碗、洗脸、握拳,步履艰难,行动迟缓,生活不能自理。苔薄,脉弱。家本先生诊为痿证,此系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脉络失运所致。治以补气养血、健脾通络法,选补阳还五汤加味。

处方:黄芪60g,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地龙、党参、白术各10g,葛根、山药各30g,麻黄6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患者服至30剂,面色已红润,精神饱满,手能握笔。写字、行走已如常人,并能参加体育锻炼,四肢肌肉渐丰。随访半年,痿证痊愈,20岁时参军卫国。

按:患儿素体脾胃虚弱,后天失养,气血化源不足,气血虚亏,经脉失养,脉络失运。致使手不能握物,足不能正常步履,四肢肌肉萎缩。所以,用补阳还五汤补养气血、活血通络,佐党参、白术、山药以健脾益胃,取葛根载药以达肌腠,麻黄温经散寒以通脉络,使脾胃健、精微足、气血旺、脉络通、肌肉丰,其痿自愈。